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3章
    我是谁?
    我在哪?
    这位登记室幸存者一脸懵逼看了看面前的a市, 再转身看着已经没影的青枫别墅,欲哭无泪,这么远她还怎么回去啊, 好好的青枫别墅围墙怎么跑到a市外边来了。
    当然是因为他的领地又升级啦!
    所以毫无疑问领地的面积又变大了, 谢燕白心情愉悦,因为随从招募又可以进行了。
    这次的随从招募名额一共500名, 本来小绿其实可以自己完成的,不过因为谢燕白对随从的选择有自己的考虑,在尝到了b市军方安全基地兵哥哥带来的甜头, 这次向【世界】招募, 有四分之一的名额谢燕白找上了各大小基地的基地长,还有研究员这些幸存者。
    另外四分之一是各大基地的异能者, 最后四分之二是普通幸存者, 找上基地长还有异能者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手上有人有资源, 完成任务的速度快不说,手上晶核绝对不少。
    最后是普通人,在末世普通人的数量占多数,同样普通人在末世生存也最艰难,所以谢燕白一半的随从招募名额给了普通人。
    且不说天降“末世生存系统”,这些幸存者心里多激动多兴奋,谢燕白也很高兴,原本他心里最担心的一件事是怕某些幸存者人品不行,绑定了“系统”后会仗着系统肆无忌惮,为非作歹。
    但是小绿给了谢燕白一个惊喜,更新了系统后的它推出了新功能——在每个随从名字后面多了【好感值】还有【人品值】,首先好感值是随从们对于系统的好感度,好感度越高说明他们对于“系统”越没有危险,反之,好感度越低就越说明他们对“系统”心怀不轨。
    而人品值就很直白了,它可以显示随从们的品性是好是坏,这样谢燕白筛选随从就可以一目了然,不用担心系统绑定的是某些穷凶极恶的幸存者。
    这只是其中一个变化,至于另外的变化绑定了系统的幸存者们更加清楚,在系统更新完成后幸存者们打开了自己的系统面板,然后整个人都惊呆了。
    首先,他们原本很简单系统面板变得更加精致了,如果要说区别,就是一块钱和一百块钱的区别。
    然后他们的人物属性什么的都没有变,变的是他们的任务栏,以前杂乱的任务全部都已经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变成了一个主线任务和支线任务。
    点开主线任务,里面只有一个主线任务就是【毒雾生存】,主线任务后面就是一个个支线任务,比如建造装备厂比如制作防雾口罩,再比如说制作防护服,这些支线任务都跟毒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b市军方安全基地传来的消息果然是真的。”
    看到更新过后的系统发布的【毒雾生存】这个主支线任务时,青枫别墅的所有幸存者原本还保留的侥幸心理彻底消失,在最初的暗骂几声这该死的末世还让不让人消停后,大家都非常积极的完成系统发布的支线任务。
    建造装备厂?
    懂,各种钢筋水泥建筑材料。
    a市的建筑材料虽然已经被收集得差不多了,但还有其他城市绑定了系统的幸存者,因为毒雾的威胁,这些外地的幸存者收集建筑材料起来一个比一个积极,他们看得明明白白,就像解毒丸需要制药厂才能生产出来,防雾口罩还有防护服想要制造出来必须得建造装备厂才行。
    也不要说什么有解毒丸,解毒丸也不是万能的。
    如果体内吸入毒雾,确实可以服用解毒丸将体内毒雾清除干净,但并不能保证幸存者不会第二次吸入毒雾。
    大家知道的消息是毒雾会持续笼罩全世界一个月,而幸存者只要活着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大家不可能将解毒丸当成糖豆,也没有那么多解毒丸,所有仿佛口罩和防护服必须有。
    点击,提交。
    收集来的建筑材料一堆一堆消失。
    再看完成任务的奖励,除了贡献点竟然还有解毒丸!
    外地的幸存者看到奖励惊喜得眼睛都亮了,即使他们已经在贡献商店中抢购到不少,但是谁也不会嫌解毒丸多,将奖励收好,他们完成任务的态度更加积极。
    外地的幸存者都是如此,青枫别墅本地的幸存者们就更不用说了,小绿虽然根据现实的末世更新了系统,但是却没有改变沈卓的职位,他依然对外还是领主的身份,第一时间就建造了装备厂。
    并且在装备厂建立成功后,立刻招聘装备厂员工风风火火搞生产,最先生产的是【防雾口罩】。
    原本工厂的生产原料其实每次都是谢燕白从系统商店中购买,虽然谈不上什么辛苦,但是总归不大方便。
    所以谢燕白干脆让小绿小小的改动了一下——于是,每个工厂的生产组长的“系统”面板上都出现了相应的原材料商店。
    就好比这次的装备厂,如果需要生产1万只防雾口罩,生产组长可以自行从原材料商店购买生产1万只防雾口罩的原材料,如果生产2万只,生产组长可以购买2万只的原材料。
    而购买原材料所需要的晶核,不需要走生产组长的账户,会直接从谢燕白的系统账户上扣。
    冰工厂和制药厂也是如此,看着自己的账户余额在不断减少,谢燕白一点都不慌,正所谓有舍才有得,等防雾口罩卖出去了,自然会有更多的晶核流入账户中。
    “小绿,没想到你还挺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