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魏晋干饭人 第720节
    在赵含章大力推广猪之前,民间的猪都是养在厕所旁边或者下面的,猪圈基本不会清理,凡是看见过猪生存环境的人都不会想吃它的肉,更不要说世家豪强了,猪肉根本没有资格进家门。
    所以公卿们才认为赵含章让猪肉进宫是羞辱皇帝。
    那可是一般士人都不屑地吃的污秽之物啊,她竟然采购进宫。
    要不是她连着吃了三个月的猪肉,大家的反对情绪会更严重。
    但普通百姓不会有偏见呀,尤其现在猪的养殖条件和过程都有改进,曹平还被拉去研究过养猪呢。
    围着篝火,所有人都热火朝天的干饭,火光映照在大家的脸上,将空气烤得炙热,很巧妙的让地上的菜也保持了温度。
    今晚的菜很丰盛,除了四方团圆,还有猪大骨焖黄豆,白菜猪肉,萝卜猪肉,萝卜羊肉,还有一大篓的馒头。
    每个人都是一手馒头一手筷子的快速夹着菜,吃得汗流浃背,欢快得不行。
    今晚的菜四方团圆和猪大骨炖黄豆最得人心。
    那大骨头分明没多少肉,但炖出来的黄豆却极好吃,汤上浮着油花,看着就让人想吃。
    “没想到黄豆也能如此好吃,待我回家,我也去买猪大骨炖黄豆。”
    农户家中最不缺的应该就是大豆了。
    傅庭涵也觉得黄豆好吃,因此盛了些汤和黄豆在碗里慢慢的喝,他们这一团篝火的人就要从容得多,一边吃还能说说话,“二十天能完工吗?”
    傅庭涵:“按照现在的进程速度计算,理论上是可以的。”
    曹平叹气道:“我已经两年不曾与家人过年了。”
    傅庭涵想了想后道:“可以过下一个节日,若进程顺利,元宵时你就回京述职吧。”
    曹平连忙摇手道:“下官只是顺口一说,可不是求假,这里有十二万三千民工,八万士兵,他们都没想着回去呢。尤其是士兵,他们跟着大将军南征北战,不知多少年不曾归家团圆了,我怎敢在此抱怨?”
    傅庭涵:“我知道你不是抱怨,想念家人是人之常情。”
    傅庭涵说到这里才想起来问,“曹郎中你有家眷了?”
    傅畅:“……曹郎中儿子都八岁了。”
    傅庭涵一脸惊诧的看着曹平,满脸的不可置信。
    曹平很骄傲的笑眯了眼,“我十六岁便有了长子,也不是谁都像沈如辉一样娶不着媳妇的。”
    隔着六十里的距离,正在营地里猛啃馒头的沈如辉打了一个喷嚏,他不由拢了拢身上的衣服,难道他着凉了?
    他抬头看了看天上稀松的星星,和沈献道:“天黑得真快,这才酉时天就黑了,冬天冷得很,一会儿吃饱了就让大家回营帐睡觉,别在外面乱逛,小心着凉。”
    沈献:“郎君,这才刚开始呢,大家还想围着篝火歌舞,今天是年,怎么也要守到亥时吧?”
    “太晚了,没见我都打喷嚏了吗?我觉得到戌时就差不多了。”
    沈献:“您打喷嚏不是因为离火堆太近,被呛的吗?”
    沈献建议他坐到篝火那边去,和众人一起,“既暖和又热闹,您好歹是主官之一,怎么能躲在此处用饭呢?”
    沈如辉:“他们讨厌得很,一群大老爷们又臭又碎嘴,尚书下令沐浴,民工们都听了,就他们几个仗着有官职偷懒不遵从,朝中有点风吹草动就流言遍地跑。”
    沈献:“您是讨厌他们给您介绍女郎,打探您的喜好吧?”
    沈如辉:“……沈献啊,你以后要学会闭嘴不言,不要总是说自家郎君不爱听的话。”
    沈献:“您今天早上刚要求奴要诚实,幸亏您只有奴一个下人,不然如此朝令夕改,家迟早要散。”
    沈如辉:……好气哦。
    他最后还是被沈献拉到了大篝火边,果然,大家一看到沈如辉就兴奋起来,纷纷起身给他让座,他才一坐下就有人道:“沈郎中,这是我妻子派人给我送来的袜子,用羊绒线所制,晚上穿着睡觉极暖和。”
    沈如辉看了一眼后道:“不错。”
    “沈郎中也该娶妻了,这样也有人为你织袜子了。”
    他就知道。
    沈如辉面不改色的道:“我回去就和大将军上书,可以开一个作坊专门织造羊绒袜子,如此一来,北部的羊毛都有了去处,不仅牧民们可以多赚钱,还可以安定匈奴部和鲜卑部。”
    众人:……
    大家陆续放下筷子,摸了摸吃撑的肚子,有人提起跳舞唱歌,于是沈如辉再次被拉出来,主官先来打个样。
    和后世少数民族皆能歌善舞,汉族人只能鼓掌不同,这个时代的汉人同样是谁都可以踏歌而舞,不分尊卑的。
    且,身份越高的,越能歌善舞。
    皇帝和世家的族长都曾手牵着手一起跳舞,谁还不会一点才艺呢?
    但沈如辉此刻心情一般,没有抒发的情志,于是拒绝了,他直接掏出一张邸报,让沈献去把喇叭拿来,“我便不献丑了,给大家念一封大将军的信吧。”
    第1239章 看望
    前天,赵含章亲自写了一篇文章,祝愿晋国百姓除夕快乐,并展望了一下未来,其中用很大的篇幅夸赞了正在治理黄河的官员和民工、士兵。
    他们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过年依旧坚守在黄河沿岸,冒着寒冷和苦痛疏通黄河,预防第二年的洪涝灾害,居功至伟!
    晋国每一个人都应该感激他们,因为疏通黄河并不只是为了他们自己,为了黄河沿岸的百姓。
    同为一国人,同顶一片天,他们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这天下每一个人都享受了他们辛苦的贡献。
    这篇稿子登在昨天的邸报上,今天午时被送到营地中。
    这是官员的权益,六品以上的官员可以免费拿到一张邸报,像沈如辉这样在外主持工作的主官,驿站的人甚至会亲自把邸报送到他手上,和公文一起。
    沈献就搬来一张凳子,沈如辉站到上面,拿着喇叭冲大家道:“诸位,大将军昨日给大家写了一封信,我与大家念一念。”
    热闹的营地慢慢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扭过头来注视沈如辉。
    沈如辉拿着邸报高声道:“敬天下之民,汉人、百越、匈奴、鲜卑、羯族,所有生活在晋土之上的人,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终于结束了乱战,南北实现统一……”
    傅庭涵拿着喇叭站在凳子上,“战祸已去,苦难便去了一半,剩下的饥饿、寒冷,我们在未来也将一一克服……”
    隔着大河,黄河另一侧驻扎的军营中,陈参将大声的嘶吼,“黄河若泄,为害万里,他们为了苍生万利,冒着寒冷去清理淤泥,修缮堤坝,到今日,万家万户可与家人团圆之时,他们还在黄河边上凿挖泥土……”
    黄河两岸的营地中,火光和天上的星星一样亮眼,站在高处放眼望去,篝火就好似珍珠一般点缀在一条腰带两侧,所有的大营都在念赵含章的这一封信。
    这是属于他们的功绩,也是她送他们的礼物。
    人群中,有人低低地啜泣,梗咽起来,“大将军说我们有功,还在天下人面前夸赞我们……”
    “我今年二十五岁,此前服过三次役,从未有官夸过我们,他们只会用鞭子抽我们,骂我们低贱,速度慢,只会拖进程,但大将军说我们服役是有功……”
    赵含章不仅在邸报上如此说,在宫宴上也如此说,“今年守在黄河边上的官员和民工、士兵最辛苦,贡献也最大。”
    常宁当即提议,“百姓如此艰难,百官应当与之共苦,今年过年应力当节俭,请大将军下令民间不得奢侈太过。”
    赵含章笑道:“今年喜事连连,大家开心一些也是应当的,于百姓来说,官员是否节俭与他们相干性不大,官员们总不会挪用百姓之物奢侈吧?”
    众人连忙应是,表示没有官员敢挪用公款。
    赵含章满意的点头道:“相比于共苦,我更喜与百姓共富贵,诸位还是想想办法看能否给辛苦治理黄河的民工和士兵们何奖励吧。”
    她才不会要求他们过年节俭呢,洛阳不知有多少帮工正盼着权贵豪门办宴席,他们能从中赚一点呢。
    虽然百姓们赚到的可能只是蚊子腿,但蚊子腿也是肉不是?
    提倡节俭,权贵豪门们的钱留在库房里肥的还是他们自己啊,百姓又落不着。
    不过,外面的有钱人可以富贵过年,但皇帝和她不行。
    她和小皇帝道:“我们不好强逼人家与我们一道节俭,但我们身为上位者,应该带头节俭,何况,我们吃用皆是民脂民膏,我们节俭一些,百姓的付出就少一些。”
    小皇帝除了答应,难道还敢拒绝吗?
    宴席只持续到亥时,赵含章临出宫时和小皇帝道:“难得过年,今年元宵前您都没有课业和政务,臣也想好好休息几日,便暂时不进宫叨扰陛下了。”
    小皇帝求之不得,压抑住高兴将赵含章送到大殿外,回到寝宫就兴奋的在床上打两个滚。
    终于有一年过年不用写作业和批公文了,激动得泪流满面。
    赵含章回到大将军府,没多久一队百人的骑兵悄无声息的出现在大街上。
    骑兵皆身着盔甲,斗篷,因为是冬天,为了御风和御寒,脸都蒙起来了。
    曾越站在大门目送他们离开,等他们走远了便下令闭门,然后回到内院,隔着一道门和听荷对视一眼,默默地转身去隔壁歇下。
    这一支百人队伍畅通的到达西城门,给城门官看过手令和令牌后就放行了。
    自然不可能开城门,那样动静太大,他们打开了边上的小门,只容一骑通过。
    等这百人出去,重新关上门,这才有士兵低声道:“为首的那个好像是大将军身边的女侍赵雅,他们莫不是去给傅尚书送东西?”
    “大将军的家事岂是你可议论的?回去将军规抄十遍!”
    士兵皮一紧,低头应“是”。
    冬天夜长,天黑得早,亮得晚。
    傅庭涵早早下令,初一休息,因此全营跟着起晚了,大家就这么放任自己意识昏沉,一直到有浓郁的粥香味传来,他们这才慢慢睁开眼睛。
    往外一看,阳光刺眼,他们不由的眯起眼睛,“几时了?”
    “午时了,快起吧,伙房的人也起晚了,唉,少吃一顿,今日只有两顿饭吃了。”
    一人摸了摸肚子嘿嘿笑道:“我昨晚吃得撑,感觉现在还是饱的。”
    “那一会儿将你那份给我吃。”
    “不给,虽不饿,但我的肚子还能装。”
    众人嬉笑着起身,简单的洗漱过后就拿着自己的大碗去伙房要吃的。
    今天的早午餐也很丰盛,一大碗肉粥,两个馒头。
    是真的肉粥,几乎每个人碗里都能看到肉沫,而且粥熬得浓稠,几乎不见一丝粥水。
    一个民工小心的先嘬了一口,以免粥撒出去,咸香的味道在舌尖炸开,他满足的笑道:“好吃,好吃,若是每天都是过年就好了。”
    他端到空旷的地方,想边晒太阳边吃,偶尔间一抬头,便见远处有一片黑色快速的朝他们移动过来。
    他低头,待脑子里意识到那是什么时又猛地抬头,狠狠地瞪向那处,“骑,骑兵,是匈奴?”
    他旁边的人也看到了,比他更快反应过来,“匈什么奴啊,匈奴的王现在不是在距离我们往上六十里的地方主持挖泥巴吗?那,那是大将军的人吧?”
    他们在这里猜测,已经有斥候飞快的跑去找傅庭涵,高兴的禀道:“尚书,大将军来看您,不是,是来看民工和将士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