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七零之漂亮泥瓦匠 第87节
    另一个提建议:“周若玮,你下次别送花了,送……送日记本吧。”时下校园里流行送日记本,写一句摘抄来的名人名言,签上自己的大名,男孩子经常用这个来表达爱意。
    周若玮眼睛一亮:“好,下次再试试。我就不信,打动不了陶南风。”
    周若玮是由江城建材厂推送过来的工农兵大学生,大三,建筑学专业。他家境优越,衣着讲究,带着股官家子弟的傲气,再加上相貌英俊,一到大学便引不少女生心动,被私底下评为“校草”。
    这一幕,全落在路旁的年青人眼里。
    这年青人眉眼俊朗,单眼皮眼睛虽然不大,但眼角微挑,显得很精神,格子短袖,黑色长裤,成熟中带着书卷气,看不出是学生还是老师。
    他斜背着一个军绿色挎包,挎包的上盖印着五个红色大字——秀峰山农场。
    这人正是乔亚东。
    乔亚东看着陶南风眉眼带笑、哼着歌儿走路,冷冷淡淡一句话拒绝追求者,不由得笑了起来。
    果然是陶南风,单纯可爱却又极有个性。
    看着她目不斜视地从自己身上走过,乔亚东抬起手轻轻挥动,喊出那个自己心心念念了无数遍的名字。
    “陶南风——”
    这个声音有些耳熟,成功地令陶南风停下脚步,顺着声音看向乔亚东。
    她愣住,下意识地喊道:“乔亚东?”
    乔亚东笑得十分灿烂,慢慢走近:“陶南风,你回江城了也没告诉我。我还是写信给陈志路才知道你现在江城建筑大学读书。”
    故人相见,陶南风也很高兴:“是啊,正好有个培训班嘛。”
    目光一扫,看到他背着秀峰山农场的挎包,不由得笑了起来,指着那包说:“你对咱们农场还是念念不忘呀。”
    乔亚东点点头,眼中透着努力克制的情感:“可不是?三年时光,珍贵至极,哪里能够忘记。”
    陶南风问:“你今天怎么来了?没课吗?”
    乔亚东今年九月入学,就读江城财经大学,经济学专业。
    乔亚东解释道:“江城财经大学离你们学校只有五站路,今天下午我没有课,所以过来找你。”
    陶南风点了点头,梦中乔亚东读的就是这个学校、这个专业,不过好像是通过高考进入,比现在晚了一年半。
    因为换了农场领导,乔亚东才有机会被推荐读工农兵大学,这也算是陶南风的命运改变之后带来的蝴蝶效应吧。
    只是,虽然时间线发生变化,但书中某些情节并没有改变。
    乔亚东笑着说:“你能回来读书,我真替你高兴!当初我们俩在推荐的时候相互推让,现在可好,两个人都有书读。”
    陶南风看了他一眼:“我这是干部培训班,上的是建筑类课程,两年之后还是会回农场,继续带着大家搞基建。你呢?经济学,学完之后恐怕会留在江城吧?”
    乔亚东听她这一说,一时之间有些语塞。
    按照母亲的安排,他肯定是不会再回农场。农场艰苦,没电没水,民风再淳朴、知青再团结又如何?终归不是久居之地。
    “陶南风,你留在江城不好吗?你爸在大学当教授,既然能找到机会让你读大专班,肯定也能想到办法让你留下来。”
    人各有志,不必勉强。
    陶南风笑了笑,笑容里带着丝缱绻。农场有向北,农场有伙伴,哪怕她走得再远,依然想回农场。
    乔亚东看到她的笑容,呼吸一滞,知道她一定是想到了恋人向北。
    “陶南风,我都来到你们学校了,是不是该带我参观一下,尽尽地主之谊?”
    陶南风想了想:“我和我爸约好了在三食堂碰头,走吧,我请你吃食堂。”说罢,她领着乔亚东向前走,自然而大方。
    冯悠在路旁经过,听到“乔亚东”这三个字,整个人的灵魂早已飘荡到了半空,脚像被钉住了一样,移动不了半分。
    原来他就是乔亚东,书中自己未来的丈夫。他果然英俊、干净,看着既沉稳又有书生气,简直就是自己的梦中情人。
    这么好的男人,竟然喜欢的是陶南风?
    那本书里的字字句句涌上心头,冯悠一颗心如堕冰窖。乔亚东之所以会爱上自己,是因为陶南风早逝,他这才将对陶南风的愧疚、喜爱全都移到自己身上。
    可是现在陶南风活得好好的,那……
    冯悠想冲上去问:乔亚东,你喜欢的人到底是我还是她!
    可是她不敢。向北对她的审问让她做了几天恶梦,她不敢再招惹陶南风。
    怎么办?怎么办?冯悠感觉整个世界已经坍塌。一切的一切,都是从陶南风活着开始改变的!
    作者有话说:
    《我们年轻人》
    1963年,作曲家孟波欢送一批知青下乡到边疆,热血青年远离家乡生动感人的场面,激起了孟波的创作灵感。他和词作者卢芒合作写出了《高举革命大旗》这首歌曲,歌声充满时代气息和青春的活力。
    歌曲的第一句“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在革命的热血青年中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以至于用它取代《高举革命大旗》歌名,有时干脆就叫《我们年轻人》。此歌曲产生于火热的年代,现实中感人的场面为词曲作者提供了创作的源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歌曲创作发表后,又直接作用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和鼓舞作用。乐曲雄壮豪迈、坚定向上,歌词通俗简练、易于上口。此歌很快在青年中流传,在1965年的故事片《年青的一代》中作为主题曲,成为《红旗》杂志1965年推荐的十首优秀歌曲之一,流传至今。激昂的旋律,奋进的歌词,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第74章 立志
    冯悠不敢靠近陶南风, 更不敢质问陶南风,向北追逼审讯所造成的心理阴影犹在。
    她也不敢上前贸然地问乔亚东,因为她还没有蠢到那个地步。设想一下那个场景?
    ——“乔亚东, 你为什么不爱我?”
    ——“请问你哪位?”
    她应该如何回答?
    陶南风的姐姐吗?
    陶南风和以前一点都不一样, 她估计已经把家里那点子破事说得到处都是,江城知青人人都晓得陶南风有个恶毒继姐。
    如果不是陶南风的姐姐,她还有什么值得乔亚东多看一眼?
    一想到这个,冯悠心如刀绞。原本眼前这个年青人应该是自己的丈夫,恩爱夫妻几十年, 创下巨大的家族财富。
    可是现在,她连上前打个招呼的勇气都没有。
    这一刻, 母亲冯春娥的话清清楚楚地涌入脑海。
    “忍, 我们现在只能忍。人都说忍字头上一把刀,没办法的。你既然能做那个梦,一定是上天眷顾, 一定能做出一番事业。
    现在争不过不要紧, 我们先忍着。
    你现在当临时工怕什么, 妈有工作有钱, 能养着你。你好好读书, 将来考个最好的大学, 找份最好的工作, 赚很多很多的钱, 让他们后悔、羡慕去!”
    想到这里, 冯悠终于按捺下来那一股焦躁, 深深地看一眼乔亚东, 转身离去。
    乔亚东感觉到一股灼热的目光, 疑惑地转头寻找, 却只看到一群校园少女嘻笑打闹的背影。
    陶南风正问他:“课多不多?”
    乔亚东收回那份疑惑,专心地回答着陶南风的问题:“还好,一周二十八节课,而且大一第一学期有不少公共课,专业课只有一门,压力不大。”
    陶南风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乔亚东小心翼翼地看了她一眼:“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陶南风道:“我们这个干部培训班没有公共课,全是专业课,学习强度很大,基本都是满课。我在想,到底哪一种教育方式更好。”
    乔亚东说:“问问你爸,不就知道了?”
    两人在三食堂见到陶守信,父女俩熟练地拿出铝制饭盒在窗口打了几个菜、三板米饭,提到家中餐厅坐下。
    食堂的米饭蒸熟了一板一板的,大厨们按照一两、二两、三两的标准划分成大小不等的方块,陶南风和陶守信平时都是二两饭,这回乔亚东来了便给他打了三两。
    食堂的菜式就是那几样,烧鱼块、土豆烧肉、炒鸡蛋、炒土豆丝、炒青菜……
    因为有客人,陶南风多打了两个荤菜,用带着多边的洁白餐盘分开盛放,摆在家中餐桌上,笑着解释:“我和我爸都不会做饭,只能请你吃食堂,莫嫌弃。”
    乔亚东只要看到陶南风就心满意足,哪里还会挑剔食堂饭菜?
    他笑得十分礼貌:“我在学校也是吃食堂,挺好的。有鱼有肉有青菜,比起咱们刚到农场的时候强多了。”
    陶守信取来筷子、饭勺交给乔亚东,自我解嘲了一句:“咱们家虽然不开伙,但是餐具漂亮,形式重于内容。”
    乔亚东低头看着手中餐具。
    白瓷为骨、筷子头金色包边,勺子也是同一款,和餐盘一样都是洁白如玉的骨瓷,饰品极为简洁,以金边镶嵌。
    一看就是用外汇券购买的好东西。
    乔亚东笑道:“陶教授太自谦了,您是做学问的人,哪有时间做饭?”
    陶守信哈哈一乐,热情招呼着:“来来来,吃饭吃饭。”
    虽说只是食堂打来的饭菜,但因为精致的餐具、漂亮的餐桌,竟然有了招待客人的排场。
    陶守信对饭菜并不挑剔,一边吃一边摇头道:“只是有点可惜,向北送来那么多干货、油、蛋,咱们两个就把鸡蛋给吃完了。”
    陶南风扑哧一笑:“天天白煮蛋,很光荣么?”
    乔亚东有点后悔在农场的时候没有好好跟魏民学习做饭:“我去学做饭,回头有空就过来帮你们做。”
    陶守信忙摆手:“不必不必,你还在读书,首要任务就是学好知识,学那个做什么。”
    陶南风想到刚才和乔亚东聊的问题,便趁着吃饭的空闲问父亲。
    “大学里为什么要学公共课?不觉得浪费时间吗?我看咱们那个干部培训班一上来就是学专业课,强度又高,挺实用的。”
    陶守信“唔”了一声,看向乔亚东,“你觉得呢?”
    乔亚东没想到陶教授会把问题丢过来,认真思考片刻,回答道:“有些公共课挺有意思的,比如说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这些都是基础吧。”
    陶守信点点头,看向陶南风:“为什么高考制度取消后,那么多人渴望读大学?大学校园究竟是什么在吸引着那么多年青人?”
    陶南风若有所思,边想边说:“这么多同龄人在一起读书,本身就是件让人向往的事情吧?”
    乔亚东补充道:“因为在大学里可以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为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陶守信鼓励他们:“嗯,继续说。”
    “大学里有图书馆,可以看很多很多书。”
    “大学里有操场、运动场,可以学体育、美术、音乐。”
    “大学里有实验室、有好老师,可以学习到最前沿的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