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人要给她讨公道,一个人去只有吃亏的份儿,去的人多的话,路费、一路上的吃住花销谁来管?
她结婚这么多年,身上想拿出来十块钱都勉强。
可家里人是为了她的事情去出头,总不能叫家里不过日子了,倾家荡产卖粮食去给她讨公道吧?
教训完了人他们一家子都伸着脖子喝西北风过日子吗?
当初家里人都不同意,她非要嫁,嫁了这样的人,哪有脸叫家里人这样给她讨公道啊?
这是因为托人打听了,听说家里的日子跟以前不一样了,她的侄女儿出息了,挣了大钱,她才有这个底气带着俩孩子跑回来的。
施向南对于大人的安排当然没有什么意见。
唐青娥考虑的很周全了。
都没有着急忙慌地要立刻去,而是打算在过完了正月十五之后再去。
有充足的时间让家里人做准备,也让施开凤母子三个缓一缓,也养一养身体。
家里的其他人当然没有什么意见。
有唐青娥在,施开凤母子三个也就在家里住了下来。
这下家里有点住不下了。
幸好住在县城里的姨奶奶家房子也不小,他们的孩子要么在市里要么在外地工作,都常年不在家。
两个老人家里冷清得很,非常欢迎施家的人去他家住。
要不是因为唐青娥太久没有见到小闺女了,再加上也没有怎么跟外孙外孙女相处过,想跟他们母子三个多亲热亲热。
姨奶奶就要叫施开凤母子三人去她们那儿住着了。
他们要住在这边,就叫施向东带着飞飞去那儿住了。
钱秋雁跟施向南住一个房间里。
其他人就很宽松地住下来了。
家里人更多了,日子也更热闹了。
施家的氛围一直都很好。
虽然杨娇娇和杨君刚开始还有点束手束脚的,但住了两三天之后,就彻底放开了。
因为相比较他们自己的家来说,施家真的跟天堂差不多!
没有人阴阳怪气、没有人喝得醉醺醺的耍酒疯、更没有不三不四看着就很吓人的人跟爸爸一起在家里等着他们母子三个伺候……
相反。
这里的每一个人对他们都很好。
一天三顿饭都能吃饱,还吃的很好。
顿顿都是他们在家里没有吃过的东西。
不夸张地说,他们过年三十那天也没有在外婆、大舅这儿吃得好!
而且还是顿顿都这么好。
不吃饭的时候,一天到晚家里的零嘴儿就没有断过。
糖果瓜子花生饼干什么都有。
而且进进出出,家里家外面看到的所有人全都是脸上带着笑容的,没有任何人呵斥他们。
两个小孩相差也就一岁,已经是懂事的年纪了。
一路跟着他们的妈妈跑回来的路上吃了不少苦头,但他们的妈妈也跟他们说了。
她要离婚,带着他们俩一起回娘家来。
以后他们母子三个就在娘家了,不会再回杨弘毅那儿。
杨娇娇和杨君上次跟施开凤一起回来的时候年纪还比较小,已经对外婆家的人全都没有印象了。
在路上听妈妈说了之后,他们也很忐忑很紧张。
但到了大舅家就发现,他们的妈妈没有说假话哄他们,外婆家的人真的都好好啊!
对他们太好了!
大舅、大舅妈、表哥表姐们每个人都好!
两个小孩儿肉眼可见地情绪变得好了很多。
原来在家里吃的差、在回来的路上也吃了不少苦头,变得更瘦了。
本来就是正在发育的年纪,吃的好睡得好也不再受到什么惊吓。
过了正月十五之后,两个小孩的气色就好起来了,脸上也看得出来长肉了。
施开凤心酸不已。
唐青娥拍了几下她的背,像她还很小的时候,生病不舒服了,吃了药也还是难受,她们母子就是这样的。
唐青娥不怎么会在言语上哄孩子,就会这样沉默地拍拍孩子的背。
她这么一拍,施开凤却更加难受了。
因为她想到了自己。
她们兄妹小时候家里也苦,可她娘在,从来没有叫他们兄妹吃过她的娇娇和君君这样的苦头。
她那时候怎么就昏了头、不肯听家里人的话、非要嫁人?
怎么就恁没用,连自己生的娃儿都管不好?
叫娃子过得比乞丐还可怜?!
第164章
唐青娥年纪大了,再说又是个小老太太,没有打算这一趟也跟着去。
两个娃子只有这么大点,之前过的已经够辛苦了。
再说大人的事情,也没有必要叫他们跟着跑来跑去。
两个小娃娃好不容易养出来点儿肉,别来回颠簸再加上他们爸爸那边的人的惊吓,又给吓没了。
别说施开凤了,连唐青娥这个当外婆的、施开阳这个当大舅的也舍不得。
再说他们好不容易跟着一起跑出来,再跟着回去了,万一杨家那边说娃子是姓杨的,离婚可以,杨家的娃子不让带走。
他们去几个男人是准备动用拳头讲道理的,可要是那边全村出动要把两个杨家的娃子留住。
他们最多也就去几个人,还能在一个村子的手里把孩子再给抢走吗?!
那也太离谱了。
带着孩子去,又折腾又没什么用,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事儿。
大人们完全没有这个打算。
杨娇娇和杨君两个也完全不想跟着去。
他们在这儿呆得挺高兴的。
他们两个都还在上小学五六年级,这几天小学开学,外婆家的人已经安排好了,要把他们两个都安排到县城的小学里继续上学。
他们的妈妈也都跟他们说好了。
大舅二舅他们跟着她一起回去一趟,离了婚,再回来她就在县里找个活儿干,挣钱养活他们两个、供他们上学。
所以两个小孩也很安心地就看着他们妈妈跟着大舅他们一起坐上了客车。
他们走了,施向南也该出去了。
过完年后厂里已经正常营业了半个月,每天的提货量跟年前那一个月相比肯定是有所下降的。
但下降的并不多。
每天十五万以上的出货量还是稳的。
不过他们食品厂年前就计划着要搞精品包装的事情,开了年已经跑得差不多了。
食品厂挨着哪个地方往外扩建一段地盘、连新厂房的设计图纸都出来了,人也招的够用了。
过了正月十五厂里已经开始动工。
施向南就没有必要再在这里守着了。
她要出差,自然不可能一个人去。
她的秘书钟静,再加上一个严文娴跟着一起就足够了。
有李唐风在,施向南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收拾好了行李,一人拎了两个黑色的旅行皮包,就坐上了去省城的客车。
李小明的连锁店开起来还需要一段时间。
而且他时不时就会亲自跟着货车一起跑一趟县里的食品厂,见面的次数很多,有什么事情都已经当面说的差不多了。
她准备再去见一次阮美香。
一直到现在,今年的新葵花籽都还没有上来,现在食品厂每天加工的货都是从阮美香这儿给她收到的。
施向南当初说不降价,阮美香也很好脾气地答应了。
只提了一个要求,让食品厂这边承包运输费用。
食品厂答应了之后一直是这么做的,但施向南还是觉得欠了阮美香一个大人情。
事实上虽然她们双方没有说出口,但肯定都对这件事心知肚明。
食品厂的收购现在绝大多数都是从阮美香这里来的,食品厂价格没有变,收购价一直都是三毛钱,除了运输费,其它几乎没有给阮美香这边任何的优惠。
而食品厂每天大量出货给阮美香这边,也是一样的批发价五毛五,一分钱都没有降过。
这个人情,施向南一时半会儿肯定还不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