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范围内,肯定还是能收到的。
可施向南没有人脉,也没有足够的人手可用,要在全省范围内收货投入太大、还不一定能行。
她当时也把自己的难处告诉了阮美香。
她果然人脉很广,立刻给施向南介绍了一个大倒爷。
这个人做的是土产北货南卖之类的生意。
他的人手遍布在西南范围内好几个省,一年到头都收乡下地方出产的一切土产。
比如栗子、榛子、蘑菇、松子等等等等。
最妙的是,这个人也知道闻名全国的“傻子瓜子”年广久,他就有意无意在东北那边收瓜子,等着到时候往江南卖。
也囤了不少货。
可惜五月的时候年广久出了事进监狱了。
他当时还以为这批货会砸手里,没想到阮美香把施向南介绍给了他。
阮美香介绍的人,自然是本本分分做生意的厚道人,哪怕是看阮美香的面子,也不会搞坐地起价的事。
他的价格虽然比施向南在本地收的三毛要高,但施向南想到人家是不远万里从东北运送过来的,加运输费也不能只给三毛。
她也答应了。
只是运货过来需要时间。
那位秦老板的货还得几天才能到,阮美香那边跟个无底洞一样多少都吃得下。
李小明的超市这几个月也是疯狂扩张开新店,最近新店都开到云山县城里来了,光是瓜子一天一万的供货量也早就满足不了了!
这个缺货的时间差,施向南总不能跟大老板们说你们等等我进原材料。
“那也不能要他的货!你看这个人小人得意的嘴脸!恨不得就直接开价五毛五了!”
施向西干的是技术活儿,从来不擅长做生意,所以说出这种置气的话不奇怪。
但施向南和李唐风不可能也像他这样。
两人摆摆手,去了办公室里商量这件事怎么办。
那人现在摆明了就是吃定了他们缺货,让他降价估计可能性不大。
食品厂要真是这个价格收了,也不可能跟着涨价出售。
那就只能是食品厂让利了。
逼不得已,施向南还行,可李唐风不太能接受。
“这一次咱们妥协了,传出去其他人也照着学怎么办?”
“如果这一次五毛收了,后面咱们面对别人怎么收货?三毛?这个人不可能不把消息传出去,其他人会认可你的区别对待、仍然按照三毛收购价卖给食品厂瓜子吗?”
“葵花籽涨了价,同样价格的花生涨不涨?原本就定价比南瓜子又涨不涨价?”
“南瓜子事关明年食品厂开发新路线的计划,不能在这时候留下隐患。”
最终施向南被说服了:“仓库里的货还能顶两天,先不着急,咱们再想想办法。”
第117章
事实上,就连林琴、钱秋雁这些留心食品厂状况的人都知道,接下来几天再不补充原材料,食品厂的机器很快就要没有瓜子可以进行加工了。
这笔账本来就很好算。
每天收回来多少、卖出去多少。
二者中间相差太大了,仓库里的存货用完了就会出现这种问题。
他们都还挺担心的,但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眼看着仓库存货空了,施向南等人还是没有想出办法来。
她就准备要两辆货车一起派出去在全省范围内收货了。
别说什么送不送货的。
没有了原材料,不管哪里的瓜子都供不上了,自然也就不存在耽误货车送货的问题。
不过她还没有行动,阮美香那边就传来了好消息。
“我这收到葵花籽了,数量应该可以供应得上你食品厂五天的出产量。”
施向南大喜:“美香姐你可真是及时雨!你什么是开始给我收瓜子的、怎么这么快就收上来这么多、难道咱们省里有地方大量种植瓜子吗?”
她高兴地问了一大堆问题,问完了才觉得不妥当,又连忙道歉。
好在阮美香并不在意。
她只强调了一件事:“明年的南瓜子,不管你的食品厂出产多少,都必须批发给我。如果天时不好耽误了地里南瓜收成,我可以接受酌情上涨批发价,但你一斤都不能批发给别人。”
施向南本就没有想过要批发给别人。
省城里有钱人多,真要在县城里卖两块钱一斤的南瓜子,再好吃也没人舍得买啊!
猪肉才两块五一斤哪,一斤南瓜子两块钱,有这个钱我们干嘛不去吃肉?
南瓜子搁在乡下猪都不吃的,转头就卖的价格都快要追上猪肉价格?
小老百姓们肯定接受不了。
包括李小明现在处在扩张期的连锁超市。
大城市里的房屋租金、人力成本什么的都比小城市高太多了,而且他开超市需要的店面面积不能太小,大的、地段好的店面不是那么容易租到的。
他从一开始就定的是走乡镇包围城市路线。
九河市先开了八家是因为这是他家扎根的地方。
李小明家里的人脉、以及刚刚起步不能太过冒险等等原因,注定了他只能在自家熟悉的地界开始创业第一步。
事实上他的选择也没错。
在九河市里开了八家超市,生意一直都很不错。
他的本钱几乎每天都能上涨一大截,就可以去走他原本定下的扩张计划了。
开始卖西施食品厂的瓜子花生后他的明星超市进入了快速扩张期,一个月能在各县里选址、同时开数十家店。
大部分开在镇上、县里的超市,里头就不能出现像是好几块钱一斤这样的奢侈品零食。
把这个货架装上别的,一定比卖南瓜子赚得多、来得快。
所以李小明虽然知道西施食品厂新研发出来的南瓜子好吃,但因为它的价格,当然,也考虑到了南瓜子生产数量问题,他暂时还没有想过进货。
李小明这么多店、算得上是食品厂目前为止最大的客户之一了。
他都没有想进南瓜子,施向南当然也就没想过把南瓜子批发给其它县里、镇上那些只开了一个店的老板们。
事实上批发给阮美香是对双方都很有利的。
除非施向南的食品厂自己想开像江南那位iy的“西施瓜子”店。
不过她目前没有这个打算。
那就只剩下批发给阮美香一个选择。
施向南猜阮美香应该也想到了食品厂的高价南瓜子除了她之外,不好批发给别人。
不过施向南继续生产小包、拿到省城像是第一次打开市场时那样寄卖零售,倒是能行得通。
只是费力一点。
但只要是赚钱的事情,哪一样来得轻松?
只要她想做,哪怕人手不够,再招就是了。
没有计划生育之前,每家三四个孩子都算少的,多得是五六个的,七八个的也不是没有。
那一批兄弟姐妹多的人,大多数正赶上成家立业的年纪,需要工作挣钱养家的时候。
完全不用担心会招不到人。
只需要考虑招到的员工文化水平、人品素质高低的问题。
大概也是因为这个,阮美香才会提出这样的说法。
施向南毫不犹豫地就一口答应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世上赚钱的行业那么多,她不可能什么都抓住。
她还没有忘记,自己重生回来最大的愿望是带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赚多少钱、事业有多成功、人生站到什么样的高度,其实都排在这个最初的愿望之后。
当然也有渴望,但渴求度并没有那么高。
做得多了也会冒风险,就算不会出事爸妈听说了也会担心。
现在食品厂设备也都买回来了,继续生产、做批发稳稳当当每天大笔钱进账。
施向南从县里奔波在回施家洼的路上的时候,早就考虑过一个问题。
她着急欠债盘下食品厂开业,主要就是为了快速赚钱、多赚点钱,给家里盖个新房子。
不说小洋楼,至少不要是土坯房。
不小心蹭到墙上都能蹭一身的土灰。
下雨的时候就别提了,到处都是泥巴,地上坑坑洼洼的,一脚泥一脚水,又埋汰又需要费力洗衣裳洗鞋。
她要先给自家盖上砖瓦房、再修上水泥路、院子也弄成水泥的,还要修抽水厕所!
施向南计划得很周全,马桶就不用了,蹲坑肯定要弄。
农村里的旱厕实在太脏、也太不卫生了,说实话还有点影响健康。
而且还很危险。
农村人哪年没有几个不小心掉进粪坑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