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宁宁确实想过,就让冯丹琴误会夏逸明就是那个给她买东西的人,毕竟他现在的工作也符合她之前说的那些条件。
不过姜宁宁又很快就想到了另一件事情,她都往家里拿了大半年的东西了,夏逸明才回来没多久,这冯丹琴现在苏美娟走得那么近,她的这个谎言根本就站不住脚,被拆穿也是迟早的问题。
不是,夏逸明是前段时间才转业回来的,后来才进的运输队,那些东西是另外的朋友帮我带的。
说完后姜宁宁有觉得有些奇怪:好好的您怎么想着问这个了?
冯丹琴摆了摆手:还不是我今天下午去苏大姐家里聊天的时候,正好碰到小夏下班回来,就顺着话头聊了几句。
今天下午姜宁宁去上班之后,冯丹琴和大女儿又去了夏家。
苏美娟热情和善,冯丹琴和她也聊得来,想她在村子里生活了大半辈子,平常只能和村子里那些已经认识了半辈子的邻居相处,如今她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个新认识的老姐妹,光是听苏美娟说县里的一些陈年旧事,就已经让她觉得十分的新奇有趣了。
冯丹琴想着自己现在多听苏美娟说一些闲篇,等之后她回到村子里之后,也能作为一项谈资讲给其他人听。
中间就正好碰到夏逸明下班回来,他进院子后见到家里有生人,还愣了一下,不过苏美娟给他介绍了之后,他也客客气气的和她们打了招呼,还从自己背的包里拎了水果和核桃出来让她们吃。
冯丹琴感叹道:人家那核桃和我们山里的还不一样,个头大不说,核桃仁也特别好剥,军军和豪豪一人吃了一大把。
要不说还是在外面跑车的人好呢,见到的好东西多,吃过的好东西也多,就是太辛苦了,听说小夏在外面跑车这两天都没怎么睡过觉,回来后陪着我们聊了一会儿,就止不住地在打哈欠了,后来实在是撑不住了,才被你苏奶奶赶去睡觉,估计这会儿都还没有睡醒。
不知道为什么,姜宁宁有些不太想和母亲谈论夏逸明,这会让她觉得不自在,所以她含糊地应付道:工作嘛,都这样,哪有不辛苦的。
冯丹琴一听倒也是这个道理,他们在村里种地,不也很辛苦,也就这几天要清闲一点,农忙的时候也是忙的后脚打前脚。
姜宁宁惦记着车后座上绑着的棉被,也没和冯丹琴一直躲在屋里聊别人家的未婚男青年,三两句应付过去后,就出去拎东西了。
姜宁宁给冯丹琴铺床的时候,冯丹琴也转身去厨房摆碗筷准备吃饭了。
今天晚上冯丹琴只做了一道菜,白菜炒肉,冬天蔬菜少,应季的就是白菜和萝卜,副食店卖得最多的也是这些菜,一块钱能买二十斤,够吃好几顿了。
这肉是冯丹琴用肉票买的,早上姜宁宁给她的那些票证里有一斤多的肉票,她想着女儿上班也辛苦,就买了二两肉回来炒白菜。
二两肉切成片后根本就没有几片,冯丹琴吃饭的时候那筷子就没沾过肉,一直在吃白菜。
姜宁宁也察觉到了她的动作,也不能说自己不爱吃这炒的五花肉,只能直接往她的碗里夹了两块肉。
冯丹琴用手捂着碗说自己不爱吃肉,姜宁宁又不是小孩子,哪里会被她这话给忽悠住,只说她要是不吃的话,自己也不吃了。
最后冯丹琴没了办法,只能松了开挡着碗口的手。
饭吃到一半的时候,冯丹琴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有些雀跃地对女儿说道:明天下午,我要和苏大姐去看电影。
下午聊天的时候,冯丹琴说起前两年的年关的时候,县里的放映员轮着在县里的几个公社里放电影。
当时大家都十分的稀奇,那电影看一遍还觉得不过瘾,一些年轻小伙子也不怕辛苦,每天都跟着跟着放映员,一天跑一个公社也不觉得累,就算是看完电影再走几十里路回家都愿意,最后都能把电影里的台词背出来了。
苏美娟见冯丹琴说起电影来一脸的怀恋,当即表示想看电影还不简单吗,县里的电影院,早中午都在放电影,两毛钱就能买一张电影票,只要冯丹琴愿意,她可以陪着她把电影院里的电影都轮着看一遍。
一想到自己即将成为村里看过最多电影的人,冯丹琴就忍不住激动。
姜宁宁是支持母亲多去外面走走,体会一下和村里不同的生活的,冯丹琴愿意和苏美娟去看电影,她自然是高兴的。
冯丹琴第一次去电影院,姜宁宁不由得多叮嘱了两句:电影院门口有卖饮料和零食的,瓜子花生什么的,味道不错,明天您买上两包,请苏奶奶一起吃。
冯丹琴点了点头,表示这种事情自己还是知道的,她虽然舍不得花钱,但是并不小气,苏大姐今天处处关照她,她乐意请她吃点东西。
不就是瓜子和花生吗,就算是县里的花生和瓜子,那也值不了几个钱,又不是鲍鱼海参的,这么一点东西,冯丹琴还是请得起的。
冯丹琴又提醒道:对了,这个事情我得和你说一说,你也以后也别叫苏奶奶了,我叫的就是大姐,你该叫婶子,不然这辈分就乱了,再说了,苏大姐也比我大不了多少,你叫奶奶,不是把人家平白给叫老了吗?
姜宁宁不服气的辩驳道: 人家大您十来岁,我叫声奶奶也说得过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