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0页
    犹如蜻蜓点水,转瞬即逝,只有微凉的触感留下。
    “算是你最近表现不错的奖励。”
    她又拍了拍柏远铮,转身自顾自走开了。
    围观群众们一声惊叹,“柏老师啊……”
    柏远铮忍不住遗憾,心中的期待更甚,但一想到这算是郑隽的回应,又在原地忍不住傻笑了半天,最后背着双手,也慢悠悠走过去了。
    未来还长,他们还有很多时间。
    第84章 尾声 ◇
    ◎她已达成,自己能到达的最高极限。◎
    在八月的最后几天, 郑隽终于有了新的突破。
    课程早就结束了,但是她和柏远铮一直还在这边玩儿。郑隽的搭档从之前课上的同学,换成了柏远铮。
    在柏远铮的注视下, 拿着摄影机的拍摄下, 她缓缓潜入水中。
    水下屏气时间最长的记录是二十多分钟, 看起来简直不可思议。
    但最长记录又只是一百多米,似乎是矛盾的。
    其实并不矛盾, 屏气时间长, 消耗氧气少, 动作就少,下去得并没有那么快,上来自然也更慢。
    但是教练一直提倡的都是这种, 跟随自己的心,把控好自己状态,静默地沉下去的潜水方式。
    有人说过, 自由潜水是灵魂脱离躯壳的跳远。
    在无声的海底世界, 真切地看到自己。
    这大概也是郑隽回归工作前的最后一次潜水, 她非常珍惜地下水了, 一点点看着阳光透过的水层在她身侧远去, 看着自己下落, 仅仅含住一口气。
    她看到了水下颜色鲜艳的小鱼、海龟、水母, 看到了摇晃的海草、静默的珊瑚,在海沙上巡逻的小虾。
    在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中, 她的时光好似也慢了下来。
    就这样一点点下去, 感觉差不多了上去。
    不需要特意地数着到多深了, 不需要卡着自己的时间, 一切听从心的呼唤。
    如果要问郑隽看到了什么, 她只会说:“我看到了自己。”
    来到这个世界两三年了,她终于看到了自己。
    郑隽第一次从抽离的,第三者旁观视角看来到这个世界的自己。
    刚来时,她看到了急躁,看到了迫切,看到了慌乱。
    于是她用曾经熟悉的方式,武装了自己。
    然后,是这层壳子一点点被打破。
    这个世界根本不是她想的那样!
    她开始寻找,找到了一条奇怪的路,回头看还有熟悉的路,于是她努力地、拼命地想要把一切都抓在手中。
    她也成功了,事业越来越好,钱越赚越多,曾经怠慢她的人都不得不回头。
    可是被她捏在一起的这条奇怪的路很快还是走到了尽头,那层薄薄的壳子再次破碎,她又迷失了。
    这一次,是心灵上的摔倒,她才发现自己从未真正地站起来,她的根基都是虚幻的。
    她开始怀疑自己,怀疑人生,怀疑这个世界。
    即使是闯进一个新的领域,她也执着地还想用过去习惯的方式保护自己。
    然后被结果狠狠地扇了一巴掌。
    好疼啊。
    却很有效。
    她一直捂着的,不肯见光的东西都暴露了出来,在阳光下蒸发殆尽。
    她看到了自己,也被看到了。
    有人告诉她,你需要把自己的需求说出来,你必须先掌控好自己!
    有人接纳了她,告诉她:你光是这么做,就非常勇敢了。
    是啊,郑隽现在也觉得自己很勇敢。
    这种底气,不再是因为她能解决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不再是因为被人套上来的光环,而是因为她看到了自己,更加了解、接纳自己。
    我现在就是这样。
    我已经努力做到我能掌控的最好范围。
    成功了固然幸运,失败了……那就从头再来。
    要是从高处跌落了呢?那就跌落吧,在往上爬好了。
    她已经无所畏惧。
    郑隽过去一直像是个晃晃悠悠漂浮在空中的风筝,那条线太细了,也太脆弱了。
    可是现在,她像是一只鸟儿,她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自己的翅膀多么有力,自己能飞多久,然后在需要的时刻,展开翅膀放肆地去飞。
    如果一次没能飞起来,就再来一次!
    那根线不再被其他人握住,反而锚定在了她的心里。
    她已不再迷茫。
    ……
    当郑隽上岸后,柏远铮用一种赞叹不已的神情看过来。
    “怎么了?”
    “郑隽,你破纪录了。”
    郑隽脸上也流露出一丝惊讶。
    不多,刚好一米左右,从之前世界纪录的139米,突破到了140米。
    可就是这一米,很快让一些媒体来了,让辑录这些数据的记录方来了,让许多人带着各种各样的目的都一同奔来了。
    郑隽不是没有经历过拿到第一后的盛况,正是因为经历过,此刻再回头看,才会觉得如此不可思议。
    “那只是一米……”她拿到纪录证书后,仍有些难以回神地喃喃道。
    “但即使是一米,也是我们对人体极限的进步。极限,正是靠一次次微小的突破,从一百年前的三五十米,推进到现在的一百多米。”
    柏远铮对郑隽认真地说道。
    这一米换来的证书,对郑隽的触动实际上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