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8页
    尤其是兖州和豫州两地,本来就是一个产粮重地,此二者均以平原地带为主,又因为这两处在曹操进驻之初使用了水利工程以及肥料。
    在今年开春,夏安然首次尝试往土里面放入了碳粉以及竹醋液的混合有机肥料之后,虽然在五月经过了蝗灾的肆虐,但事实上,兖州和豫州在今年夏天收货的的冬小麦数量,也能算作是丰收了。
    加上去年年底时候的大豆收获,短时间内,曹军还真的不怎么缺少粮食。
    然而比较麻烦的是,自今年入夏以来,天公就不甚作美,看起来依然是一个旱年。
    幸而自这一年土地化冻开始,夏安然就又开始满地钻井,以及使用竹管构建水渠,以减轻在水渠打水的过程中被泥土吸收掉造成的浪费。
    民众们对于官府的这一项项措施配合得都十分到位,显然经过了去年一年,兖州和豫州的民众对于曹操的信任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给他们的勘探以及挖掘带来了不少好处,甚至有民众学习了勘探技巧后会主动向亭长、县令告知那儿有可能疑似有地下水。
    当然遍地打井的曹军,在打井之外还查到了些什么,就不用多说了,事后夏安然在地图上默默的加上了几个矿区,然后在心里头想,没有想到这个号称没有矿的地方,其实还是挺富有的,再想想之前因为没有铁矿而疯狂掉毛的自己,总觉得有点傻乎乎的。
    在去年尝到了好处之后,今年荀彧又拨款允许下夏安然再建了一台凿地机,两台机器并用不过半年时间就在属地里面打出了四口深井,而兖州、豫州为了修建引水管道对于竹资源的需求,引发了一个新兴产业:卖竹人。
    之前便已经说过,兖州和豫州竹产量不算很丰富,尤其在官方命令禁止胡乱砍伐之后,现有竹林的数量很快就跟不上了需求。
    而孙策和周瑜在到了徐州后,很快就牵头当地的民众,进行竹资源的砍伐,并将南方的竹子运到了中原地区。
    徐州百姓在袁术的蹂躏下日子困苦,因为干旱以及袁术军的搜刮,除却部分富户,都遇到了存粮不足的问题。
    而孙策的这一行为直接开创了当地的一条产业链,并且为了在为了运输方便造出了独轮车之后,直接开通了两州之间的贸易往来。
    于利益所需,二地的商户联合起来夯实地基,此举大大增强了两地的贸易往来,也更利于物资输送。
    徐州同时和兖州、豫州接壤,这三洲同时归于曹操治下之后,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徐州靠海,海产品资源丰富,今年干旱,对于渔汛却并无大影响,在商路贯通之后,自徐州运来的海货大大丰富了兖州和豫州人的餐桌,而兖州、豫州运送过去的谷粮也缓解了徐州的供粮不足。
    而同时,和兖州接壤的扬州,也敏锐得察觉到了商机。
    地处南方丘陵地带的扬州所拥有的竹资源可能是兖、豫、徐三洲的总和都远远不及的数目,而此时,扬州此时陈温也是曹操的一起起兵的小伙伴之一,虽然不能算作是曹操的势力,但是也能说是战略合作伙伴。
    扬州州治在九江郡,毗邻豫州的沛县,离曹操的老窝虽然不算近,但是走水路交通还是很方便的。
    就在兖、豫、徐刚刚行程商业共同体后不久,陈温的人就找上门了,表示自己也要分一杯羹。
    那,那就分一杯吧。
    都是小伙伴呀,能咋办呢。
    曹操将这些事都丢给了心爱的谋士,自己收拾收拾包袱跨上爱马就带着人去征讨张绣去了,急匆匆离开的样子都说不清他是被当真如他所言,为扬小皇帝君威,还是因为懒得管这些琐碎小事。
    就被迫加班还被迫一个人睡的夏安然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
    他扒拉扒拉地图,仔细研究了下按照东汉地图的扬州有什么好东西之后,对着被陈温派来的小吏搓了搓手。
    亲,只运送竹子多亏呀,
    我们来谈一谈油茶、油桐、油菜怎么样?
    除了三油,你们知道你们那儿还有一个叫白蜡虫的东西不?
    或者甘蔗?柑橘?茶叶?
    呃……不知道那是什么不重要咱可以画给你,你照着找找看就行。
    嘿呀谈钱伤感情是不是,朋友,听说你们那儿缺煤?
    来会谈的小吏满眼蚊香圈,不是他不会辩才,只是被夏安然这一通乱拳打下来有点蒙圈,这,这人说出来的东西为什么他这个本地人都没听到过呀!
    直到他听到了煤这个词,瞬间进入了战斗状态,二人就利益交换展开了一场你争我夺,口沫横飞。
    作为长官于此旁听的荀彧,默默移开了自己的视线。
    xxx
    曹操此去直取张绣,自然是以颍川郡为腹地,向西面进军。
    他去的时候意气风发,回来的时候却颇有一些灰头土脸的味道
    除了灰头土脸之外,他还给中华家未来的儿童们贡献出了一个新的成语,叫做望梅止渴。
    夏安然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一时间感到无语至极。
    遍地挖洞的夏安然当然并没有把洞挖到南阳去,那有不是他的地盘,为啥要给别人送温暖。而作为在颍川西面的南阳郡,缺水情况要比兖州严重得多。
    而且张绣此人也狡猾,他自知战斗力抵不过曹军,便将曹操的人往没有水源或者水资源缺乏的地方领,他部下大多为骑兵,机动性远高于曹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