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像什么?
妥妥的弧形桥啊!!
这个设计简直就撞到余乐的“枪口”上了!
不滑这个道具,到对不起他的天赋!!
而且这个“弧形桥”的桥面还特别宽,余乐从容的从侧面正方向上桥,轻松将身体倾斜,等待惯性把自己抛离桥面的瞬间来临。
下桥的时候,他还从容地做了一个270°的转体。
落地。
很稳。
零失误!
瓦特?
因为桥面倾斜,和屋脊的限制,选手无法如同挑战其他桥那样横在屋檐上,所以平衡不好掌握?
余乐:抱歉,没觉得。
瓦特?
桥上的瓦形状设计让脚感很不爽?担心丢掉速度?
余乐:还好吧,挺光滑的,而且“哒哒哒”的摩擦感,特别爽好不好?没看我下桥的时候都忍不住旋转一圈吗?爽的都要飞起来了啊!
余乐的选择和表现,让屏幕后面的裁判组眼神都柔和了起来,整体印象分也得到了不小的提高。
原本多少分来着?
30?
还是40?
华国的坡面障碍技巧男选手,一直是这个项目的“灾难户”,过去几年的比赛,要不技巧难度不够,要不就是摔倒和在摔倒的路上。
但是今年,刚刚比赛的那名华国选手,就表现的还不错,难度是低了一点,但全程没有明显的失误,完全达到了这个比赛及格要求。
所以他们给了那名滑雪选手64的有效分。
根据历年的比赛来看,这个分数还是有一定的几率拿到积分。
看见那名选手庆祝自己拿到一个还算满意的分数而跳起来,他们也由衷地高兴啊。
本以为华国的选手只需要期待白一鸣上场就好,却没有想到今年华国真的训练出不少优秀的运动员。
这第二登场的选手,惊喜就更大了。
哪个道具难,他挑战哪一个!
还都可以上技巧,这就厉害了。
再加上最后挑战“屋顶”的时候,下桥时候的270°,就这一个道具,已经达到了今天已经比完赛的选手里,比较高的完成度了。
余乐说过:如果别人只敢完成1080的难度技巧,如果我完成了1440,那么即便裁判对我毫无印象,但在我做完的那一刻,他们就会记住我。
华国。
余乐。
他做到了!
在接连两个街区完成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挑战后,最少有两名裁判,低头看了一眼余乐的资料。
整体印象分,唰唰往上涨!
嗯,这个华国选手,可以画重点!
但余乐究竟能不能拿下高分,或者再度刷新裁判的印象,他接下来的表现至关重要。
在挑战完第二个街区后,余乐迎来了第一个夹在街区里的跳台。
这是一个两周转的四米台,台下有明显的坡度落差,位于赛道正中间的位置,格外醒目。
然而挑战跳台,并不是选手唯一的选择,在跳台的两边,还有一个很长的,适合做【灾难上桥】的平桥,一个设计成雪丘一样的“墙”,选手可以在这里玩飞跃墙的技巧,或者来个【单手撑】。总之无论你擅长那种类型的道具,在这里都可以找到更适合你的挑战。
这三个道具,到目前为止的使用率差不多。
不过亚洲运动员更喜欢跳台是事实,他们在处理翻腾类技巧的能力更强,这是国际公认的事实。
余乐也毫无疑问地选择了跳台。
他的理由很简单:我已经玩了两个道具,充分展示了我的旋转和平衡能力,要想让裁判看见更加全面的我,当然要在跳台上来那么一下。
余乐从“屋顶”弧形射出,270°倒滑落地,身体就自然而然地朝着跳台滑去。
到目前为止,余乐表现的都很顺利,几乎没有丢掉什么速度,去挑战跳台也是理所当然。
头往后转,从左侧往后看。
这也是一个小小的加分项。
毕竟这世上“左撇子”毕竟是少数,来滑坡面障碍技巧的“左撇子”就更少,所以余乐习惯性往左边看,还会为他加一点分。
谁会知道呢?他的右转头和右转体都不是很好,真是一个美味的误会。
裁判:哦哦哦!左看,必然是左侧转体,先加0.5分!
余乐带着雪浪,呼啸着驰向高台,在那不断攀高的过程里,他的身体在迅速地绷紧,从腰腹部开始用力,肌肉就像是拉紧的橡皮筋,在拉伸到一个极致的时候!
脚下一轻,他被惯性推动着脱离了跳台,朝着高处飞去。
同时余乐向左转体,身体向后翻腾!
一周。
半周。
810°落地!
偏轴!!
当然,如果按照国际上的算法,余乐这个动作属于翻腾360°,加上左侧转体450°,名为“偏轴450°跳台技巧难度”。
偏轴=翻腾。
如果不翻腾,怎么偏轴呢?
450°=转体一周半。
一旦这样设定就更加直观。
“偏轴”肯定比“正轴”直观,同时只需要计算“转体”的周数就好。
而且这只是个四米台,也最多能完成两周的转体,余乐选择“偏轴”+810°的转体,如果按照国内的标准,他还“偷”了半周。
这个水平,即便不如90分以上的大神,但作为中层也算是“顶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