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02页
    然后,对于外地灾民进入晴州以后,要怎么取得晴州户籍,这边也有了一套完整的章程。
    总之就是,经过重重筛查以后,你要么有特长,要么读过书,要么就是在以工代赈的过程中,做工够勤奋,能够积累到一定的优级考评,那么你就有可能取得晴州户籍。
    谷掮并且,还有可能带上直系的上下两代的亲属。
    反正要给灾民们分级,又要给灾民们希望,还要将这些灾民都安置得井井有条,使其不生混乱。
    这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上面的政策、制度、方法等等制定得再好,到了具体执行的时候也有可能出现差错。
    但总归,从六月以来,到七月,陆续安置了一批又一批的灾民,晴州这边都没出过大岔子。
    这只能说是,下边的人也都在成长。
    同时也是楚王府制定的奖惩制度都很好,好到足够使下边的人充满希望,充满干劲,也充满敬畏,这才能够使得各地方的人才都不断涌出。
    这里必须要提到的一点是,因为这场旱灾是满大周都存在的。所以实际上整个大周地界产生的灾民真是数不胜数。
    晴州这边确实安置了不少,可由于大周版图太大,远处的灾民很难行进到这边来。
    所以真正能活着到晴州来的,不说是十中取一,那根本就是九牛一毛。
    太惨了,世家豪族都觉得愁云惨淡,普通百姓就更不必说。
    然后,随着越来越多的灾民涌入,晴州的名声也终于渐渐传出。
    先传到周边,再向远处扩散,而后,终于传遍了整个大周。
    像遥远的北方就有逃难的百姓偶尔听到过路商队的只言片语,而后将晴州奉为心中圣地:听说,只要往南走,有个叫晴州的地方,不缺水不缺吃,他们还赈济灾民呢!
    “阿娘,撑着些吧,我们去晴州,去了晴州就好啦!”
    “娃子,你起来啊,你别倒下,别睡……我们去晴州……去晴州,呜呜呜!”
    倒下的人永远倒下了,未曾倒下的跪在旁边嚎啕大哭,却哭不出眼泪。
    不是不悲痛,是缺水,缺水到眼泪都是干枯的。
    就连那些意图从南往北,又从北往南倒腾货物,发一发国难财的大商人,都渐渐慌了,怕了。
    因为作为大商人,他们虽然不缺钱,暂时也有足够的屯粮,可有钱有粮也变不出水。
    人要是没水喝,任你是财富滔天也罢,照样会被渴死。
    而乱世伴随的还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邪灵的滋生。
    有些百姓饿急眼了,渴昏头了,聚集起足量的人甚至有胆去抢劫大商队。
    虽然大商队多半有高手护卫,能够打退这种灾民。但在之后却往往容易沾染上过量的怨气,然后引来邪灵追踪。
    为此,各地还出了不少悬案。
    总之就是一个字:乱。
    越来越乱,越来越乱了。
    有些商人甚至都萌生:“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去晴州?”这样的想法,并说出这样的话来。
    而将近七月中旬的这一天,晴州刺史余松柏忽然收到隔壁黔州刺史传来的一封信。
    黔州刺史在信中拐弯抹角地、委婉地问:老余啊,你说,我要是带着我们这个州,归服楚王,殿下他能收我妈?
    第五百八十二章 向楚王借粮如何?
    黔州归服楚王!
    七月十二日,黔州境内各城统一改换旗帜,并向天下宣告,黔州并入楚王封地啦。
    这个消息像是一阵风,连带着晴州大开门户,赈济四方灾民的消息一起。随着时间的流动,而向整个大周传遍。
    蜀王那边更早些接到消息,毕竟比起京城来,巴州要离晴州更近些。
    而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发展,除了巴州、利州、梁州、凤州、岐州,这五州早已归服于蜀王外,紧挨着巴州,往南方向的隆州也在其后并入了蜀王封地。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的蜀王已经拥有六州之地了。
    照这么看的话,只拥有晴州和黔州的楚王本不该被蜀王放在眼里。
    但事情不是这么算的,毕竟秦夙的個人武力那么恐怖,蜀王也不是瞎子聋子,此前丹凤门前发生的事情他也是早就收到过消息的。
    当时蜀王的反应就是,连忙将身边所有的高手都调集过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保护好自己再说其它。
    一段时间后,发现秦夙那边好像并没有要暗杀他的意图,他才又渐渐冒头,然后与白琛联合,照着原先的计划,收拢周边几州。
    蜀王府,外书房议事堂中,蜀王正与几名心腹议事。
    心腹谋士们纷纷劝说蜀王:“殿下何妨一试?不是说楚王心怀百姓,不惜开放整个晴州也要赈济天下灾民吗?那咱们这边的几个州也都遭灾了呀,向楚王借一回粮又有何不可?”
    是的,蜀王的谋士们给他想了一个非常阴险的损招。
    他们劝说蜀王公开向楚王借粮,并且还要大张旗鼓地告诉自己治下的百姓们——
    各位乡亲啊,不是咱们殿下不给赈灾,实在是周边都遭灾,换个地方那也没粮,买都没处买啊!
    但咱们殿下心里也是有你们的,这不,晴州那边丰收了,既有余粮,那咱们殿下豁出脸面去,为了百姓们的生计,便是去问楚王借一借粮又何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