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7页
    沈澈要造反,筹谋暗动都要有足够的时间,一些面上的变动,也要有充足的理由。
    说白了,要有一个“雾”,来掩藏沈澈谋反而产生的必要一些变化,让昏君也好,太子也好,宁王也好,都以为沈澈的一切变化都源于一个私欲的畸形膨胀……
    这种落人把柄的变化,是那些上位者所乐于见到的。装模作样的训斥和处罚必然会有,但不会伤到沈澈这边力量的真正筋骨。
    尤其是,沈澈觊觎太子金矿,宁王必然这时候不愿跟太子起纷争,一定想要阻止。这样,沈澈和宁王之间,就有了一定的矛盾。矛盾之下,沈澈对宁王一些指令的阳奉阴违,也就有了一个借口。
    宁王绝对不会想到是沈澈起了反意,反而会因为怕失去沈家的助力,耐着性子安抚沈家……
    这样下来牵扯的时间,对于沈澈的筹谋来说,已经足够了。
    “别说这不行,”
    想到这里,谢明谨看向沈澈笑道,“那女细作真是来的好呢——”
    第35章 跪下
    这时, 一个亲卫来报:那位天宁的叶道士已经到了。
    “阿姐的动作很快,”
    沈澈道,“快请进府来。”
    很快, 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传来,几个披着披风的人风尘仆仆赶到了将军府内,走到了沈澈的小书房这边。
    站在廊下迎候的沈澈, 视线扫过那一行人时, 不由眼光一跳:他的叔父竟然也在其中, 身后还备了一个大大的包裹。
    “你们叔侄先说话,”
    走过来的那位老道士看到沈澈先是哈哈一笑,继而一指谢明谨道,“让这小子陪我喝杯茶等着就好。”
    谢明谨:“……”
    他貌似不认识这个老道士。如果猜的不错, 应该就是沈漓替沈澈请来的那位天宁叶郎中, 有名的疯道医。
    不过见沈澈的叔父跟来,情知沈澈一定会先跟他叔父说话, 他来陪一陪这位叶郎中, 也是该有的道理, 连忙笑着赶紧亲自布茶让座。
    沈澈冲那叶郎中一点头后,立刻迎上了自己的叔父:“阿叔。”
    此时他的叔父沈铎的样子令他感到有些陌生。在他的记忆里, 他叔父沈铎的两个儿子先后离世后, 他叔父就一直消沉了下去, 整日买酒撒酒疯, 是京都里人人都知道的酒疯子。
    都说沈家, 出了一个最没出息的子孙, 那就是他叔父沈铎。向来见到叔父, 叔父就似乎没清醒的时候, 连正经说几句话的时候都没。
    可是眼下的叔父, 沈澈却看到他虽然眼底发红,眼窝发黑,看着不知是累还是酒力透支了身体,但眼神却炯炯有神,凌厉的甚至有点吓人。
    “找个地方说话,”
    沈铎一把扣住冲他迎上来的沈澈胳臂,狠狠道,“快点——我背上的包裹你别动,我背着。”
    沈澈连忙一点头,带着他走进了小书房这里面的一间密室。
    密室里很黑,沈澈点亮了灯,看向沈铎道:“阿叔,你怎么来了?”
    “哗啦——”
    这时沈铎将背上的包裹往桌上一放,伸手一拉解开了包袱,哗啦一声包裹里的东西就摊满了整个桌面。
    “阿叔?”
    等看清了桌面上的东西时,沈澈眼光为之一震:竟然都是牌位。是他们沈家祠堂里供奉的灵牌,是他们沈家各代祖宗的灵牌。
    “跪下,”
    沈铎伸手一一扶正了那些灵牌,缓缓道,“沈澈,跪下。”
    沈澈眼光一闪,似乎猜到了什么,没吭声,一撩袍角跪在了桌前。
    沈铎扶正了灵牌后,也跟着跪在了桌前。
    “祖宗在上,”
    沈铎面上神色又像是哭又像是笑,“沈家祖训,忠君爱国。我沈家用祖辈数十人性命,战死疆场为国为民。我沈铎两儿,一样追随先祖而去——”
    说着,双手抓住了桌腿,力道几乎将桌腿扣出一条深深的痕迹来,“我大哥二哥的孩子们也都一样,从无计较。可是——”
    他看向沈澈,又看向那些牌位,“这些日子,我跟大哥已经查过了,大哥一个儿子我的儿子,都是死在昏君的手里,并非是意外。”
    沈漓回到京都后,他们沈家得知了沈澈重生的事情,立刻按照沈澈的指示去查了……
    这一查,果然真相令人触目心惊:他们沈家,竟然早就被卷进了朝廷的暗流中,成了那些残忍虚伪上位者的牺牲品。
    想到孩子们的惨死,再想沈家几代人的牺牲,再想想如今的民不聊生饿殍遍野……沈家骨子里都是铁血,也都要被恨意激的熊熊烧起来了。
    “沈家要反,”
    说着这里,沈铎又看向那些牌位,情绪也开始稳定下来,声音又冷又硬,“沈家必反。”
    沈澈跟着不言声,给这些牌位重重磕了三个头。
    “给你,”
    沈铎这时从怀里抽出一条绢帛,重重放到了沈澈手里,一字一句缓缓道,“你祖父,伯父与我,以及你堂叔——代表沈家满门四十二口人,将一切交付给你。”
    其实这时的沈家,老的老,小的小,大都是些老幼妇孺,真正像沈澈一般能为国出力的,早已死的死,残的残。
    沈澈沉默着打开绢帛,是沈家四十二口人的每一个人的血指印。
    沈澈再一次重重磕了三个头,而后扶着沈铎起身后,又将这绢帛放进了灯火中点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