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8页
    陆珩说:“皇上,听闻昨日臣妻举荐了沈僖嫔。她不懂宫规,口无遮拦,竟敢指点宫务。幸而皇上、皇后不曾迁怒她,臣昨日已经说过她,以后不会让她进宫捣乱了。还请皇上恕罪。”
    陆珩说完,低头看地。皇帝终于抬起眼皮,意味深长望向陆珩。
    陆珩感觉到了皇帝的打量,但他没有动。陆珩大部分时间道德水平都很灵活,他的底线忽高忽低,依照局势需要变得刚正、奸佞、仁善、残暴。他成为一柄锋利的刀,让皇帝用的时候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但陆珩并不是一柄可以随意处置的刀。
    世人皆说他心狠手辣、佞臣小人,其实陆珩却有很强的原则。其一是身上这身衣服。陆家世代从军,陆珩不是个好人,但不愿意做一个没有骨头的人。他亦有军人的尊严,脚下的土地,身后的国家,无论发生什么,他都不允许别人染指。
    如今,又多了一项,他的女人。
    没碰到界限时,无论做什么陆珩都不会真正在意,然一旦触碰到底线,过一步都不行。
    那些危险的事情,陆珩不介意皇帝让他以身犯险,但王言卿不可以。他要将所有能够威胁到她的危险掐灭,哪怕只有一丁点可能。
    为此,他不惜顶撞皇帝,自作主张叫停王言卿进宫。这样做很冒险,如果皇帝为此发怒,陆珩很遗憾,但不会动摇。
    皇帝看到这样的陆珩,着实有些意外。
    君主和臣妻走得近是大忌,皇帝也很注意这一点,早就让人小心消除痕迹。这点信心皇帝还有,他不至于饥不择食到这个地步。但昨日皇帝让王言卿评价了妃嫔后,今日陆珩突然进宫,假借请罪之名,将王言卿摘了出去。
    皇帝心里很明白,陆珩在意的并不是男女之事,而是怕皇帝的命令会给王言卿招致祸患。后宫妃子那么多,方皇后、王贵妃、杜康妃、卢靖妃……每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一旦昨日的事情暴露,皇帝不会有任何事情,王言卿就麻烦了。
    这是陆珩第一次在皇帝面前展露出抗拒。皇帝最开始确实觉得有一点被冒犯,但他看着陆珩坚决冷峻的脸色,又觉得这是人之常情。
    这才是一个男人保护心爱女人时的正常反应,要是陆珩始终不声不吭,一昧逢迎皇帝的想法,皇帝也不是很敢用这种人。
    一个人有缺点,有气性,才是可用之才。如果媚主到连家人都能放弃,那这种人必然会背叛。
    皇帝想通了之后,很容易就接受了。朝堂就如野外,老虎豺狼哪怕相遇也不会相斗,如果没有绝对胜利的把握,斗争非常不值得。越是强大的猛兽反而越尊重别人的领域,彼此心照不宣在自己的领地中活动,轻易不触碰界限。
    皇帝和陆珩就是这样。陆珩没了皇帝会很危险,但皇帝没了陆珩,也会很难受。君权和相权的斗争亘古至今,如果一个皇帝失去了亲兵,很快就会被内阁架空。皇帝需要陆珩来制衡内阁,他们没有任何必要撕破脸面。
    陆珩已经是权臣,不可能无原则顺从皇帝,既然陆珩不愿意,那就算了。王言卿鉴谎确实快捷好用,但还不至于为此和陆珩离心。
    皇帝只是没想到,有朝一日,陆珩竟然会因为一个女人,和他重申界限。
    陆珩走后,皇帝左思右想,还是觉得不可思议。陆珩和王言卿算是在皇帝眼皮子底下认识的,皇帝之前也觉得陆珩是见色起意,一夜情想发展成夜夜情。皇帝实在很好奇,王言卿身上有什么东西,能让陆珩为她做出这么冒失的举动。
    皇帝说道:“摆驾,去看看大公主。顺便以僖嫔的名义,传陆夫人过来。”
    第114章 道破
    王言卿听到太监传信,还在想她和沈僖嫔无亲无故,沈僖嫔叫她做什么?等在宫门口看到明黄色的御辇时,王言卿才明白,到底是谁找她。
    瓜田李下,王言卿问心无愧,但这种事最好避讳一些。皇帝单独见外命妇不妥,但如果在沈僖嫔宫里偶遇,那就不必担心被人嚼舌根了。
    太监向内通传王言卿到了,张佐亲自迎出来,看到王言卿十分恭敬:“陆夫人,您这边请。”
    因为陆珩的面子,张佐对王言卿一直很客气,但是现在他客气中隐隐加了忌惮。昨日的事张佐全程看在眼里,那么多宠妃争取,王言卿只提了一句沈僖嫔,皇帝就真的将大公主指给沈僖嫔了。
    可见皇帝是真的相信王言卿的话。这可太恐怖了,张佐这种御前大太监看着风光,其实全凭上位者的信任过活,一旦皇帝不信任他,开始怀疑张佐说谎,那张佐就死到临头了。
    一句话定人生死,这叫张佐如何不忌惮。
    王言卿进殿,皇帝正在逗弄大公主,沈僖嫔紧张地站在一边。王言卿进门后,静悄悄立到一边,没有发出任何动静。
    大公主是昨夜送到僖嫔宫里的,皇帝问大公主的饮食起居,沈僖嫔一一作答。大公主不知道累了还是怎么回事,神态萎靡,对皇帝的逗弄毫无反应,甚至闭着眼小声哭泣。沈僖嫔见状吓得魂飞魄散,忙道:“皇上,大公主可能早上吃多了涨肚,并非有意冒犯圣驾。”
    对于自己的孩子,皇帝容忍度很高,他示意沈僖嫔带大公主去更衣。沈僖嫔见皇帝没有生气的意思,长松一口气,赶紧抱着大公主离开。
    宫里的孩子一出生就有奶娘,喂奶、换尿布等事用不着妃嫔亲力亲为,但一个养母愿不愿意做这些,也能看出来她对孩子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