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立,把这些奏章拿到政事堂去,便问他们一句:朕觉政事堂事务繁多,无力顾忌奏章分类之事,是否需要增添人手?”
“小的遵旨。”
郑立拂尘一甩,立马有两个小宦官上前,帮着把奏章捧下去。
走到内室,两个孩子玩着玩着就在塌上睡着了,谢奉盈看着两人,轻轻摸了摸他们的脑袋。
郑立很快就回来了,带着已经分门别类好的奏章:“陛下,王大人、贾大人……来了。”
“让他们进来。”
在承国的学子心中,做官能进政事堂,那就是一生的荣耀。
他们想要的可不是进入政事堂做个下官,而是成为拥有话语权的八位阁老之一,最好是首辅。
想入政事堂,除了要位列从一品外,更重要的是功绩、资历还有帝皇的宠信,这些缺一不可。
贾存章等人拱手行礼,等陛下说就坐后,就各自找位子坐下,宣政殿本身就有八位阁老的位置。
“诸卿过来,可是为了政事堂加人之事?”
“是也不算是,臣等不敢揣测圣意,只是这奏章分类,是要如何分?还望陛下明示。”王首辅说道。
“这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朕不耐看那些歌功颂德的文章,事有缓急,这奏章也应如是。”
“此事就交由诸卿商议,让奏章精简一番,排出顺序,每日朕想最先看到各地民生。”谢奉盈点了点桌上的奏章,肃声说道。
当初这件事也是他提出来的,只是是在五年后,现在一切都提前了,也不知道王卿能不能像贾卿一样领会到。
现在的首辅是王卿,只是两年后王卿会因为身体原因告老,贾卿成为首辅。
阁老们相互对视一眼,拱手应是。
等阁老们离开后,郑立快速跑过来,轻声说道:“陛下,太后想要见您!”
作者有话说:
父不慈,子奔他乡出自《三纲五常》
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
这个故事虽然是古代背景,却是个大杂烩架空,内阁制度是明朝的,政事堂是唐宋的,有点混搭风,私设多多,漏洞多多!
阿呆私设:承国的皇室没有特别严格的规矩,皇子能不能叫爹,看的是皇帝的性格。
谢奉盈跟先皇就是先君臣后父子,但他跟自己的孩子是先父子后君臣的。
ps:凰女的五岁是虚岁,所以她现在四周岁,太子妃成亲第一年生的。
第108章 古穿文中的皇帝
对于太后会派人来请他过去这事, 谢奉盈早就料到了,驳了她的面子,还在朝会上说出一样一番言论, 她要是能忍过一天,就算厉害了。
“直接说朕现在政务繁忙,晚些时候自会去看望母后。”
郑立领命出去, 见那小内侍还不肯走,直接就让侍卫把他架了出去。
陛下对太后娘娘的态度, 也影响了他们对太后娘娘身边人的态度。
“啪!”
含寿宫内传出一声声瓷器碎裂的声音,宫里的宦官内侍跪了一地, 放轻自己的呼吸声,不敢发出一丝声响。
“皇帝这是什么意思?我这个母后请他, 他还这样推三阻四,这是不把哀家放眼里了呀!”
坐在塌上,况太后的手止不住的颤抖。
“娘娘,这几月陛下处处为您考虑,您看这含寿宫的摆设, 陛下是孝顺您的。”裘嬷嬷大着胆子劝道。
陛下和娘娘的母子情分浅薄,当初先帝和圣安太后并不喜欢娘娘行事, 只是娘娘的运气好,居然只一次, 便怀上了,先帝不得不纳她进宫。
不过因为不喜, 只封了一个美人,生下陛下后, 才得以晋升, 只是这孩子也被圣安太后抱走了。
陛下天资聪颖, 又有圣安太后悉心教养,就算有这样一个未婚爬床的母亲,依然得到了先帝喜爱,在城安之变后,从众皇子中脱颖而出,得封太子。
而娘娘苦熬十几年,在陛下成为太子后,才升到嫔位。
现在登基为帝,陛下到底还是顾念娘娘的,让娘娘以嫔位得封太后。
“他要是真孝顺,他的外祖、舅舅们也不会到现在都是一个五品小官,连个爵位都没有。”
“哀家好心想养两个孩子,他就这样回绝了哀家,把孩子接过去养在宣室殿。如今还在朝堂上说出这一番话,这不就是表明,他不想孝顺哀家了。”说道这里,太后就觉得这个儿子白生了。
“娘娘,您这话可莫要在陛下跟前说。”
“哀家知道,这天地下还有比哀家更悲哀的母亲吗?老了老了,还得讨好自己儿子。”说道这里,太后落下了眼泪。
“行,既然他说他事务繁忙,那哀家就等着,看他什么时候过来。”
吩咐人把这里打扫干净,裘嬷嬷扶太后去了里间。
政事堂内,几位阁臣互相打量了一眼,神情复杂,既欣慰又叹息。
“没想到,老夫临了临了还能碰上一位有明君之风的君主,若是再年轻个十岁,老夫倒是想跟着大干一场。”贾存章摸了摸自己的山羊胡,有些唏嘘。
“如今陛下刚登基,自然想着励精图治,当初先帝不也是这样,结果呢?短短五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