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侯府如今子息单薄,除了清黛,也就威远侯夫妇膝下是个女儿,那位孟三小姐从小性子还有些冷傲,像这般撒娇卖乖更是从未有过的。
孟三爷原还觉得养闺女无趣,可看着眼前小女孩那双又大又亮的杏儿眼,言行娇俏却又有礼有节,心头莫名一热。
“阿宝,不可胡说,快过来。”莫氏还在为孟三方才那些无礼的话气恼,幸而女儿争气,行止言谈根本就是在打他的脸。
等清黛乖巧走回她身边后,莫氏也不再跟他们客气了:“家父无论如何,也是你们中原皇帝钦封的三品正议大夫,我们莫府究竟是个什么教养,三老爷怕是没资格评议。我家回京第一天,您二位就上门寻事,欺我一介外乡妇人初来乍到,对我娘家无礼,这又是你们中原侯爵府里的教养么?”
孟三被她说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清黛也觉得母亲这会儿就和孟家人结梁子很是不妥,便暗暗戳了戳陪在边上的阿彩妈妈。
谁知阿彩妈妈正要说话,一直不怎么开口的孟六这时却站了起身,拱手道:“弟妹莫恼,三哥他就是这么个脾气,口无遮拦却也有口无心。今日既然七弟起不得身,我等也还有别的事要处理,这就走了。
顿了顿,又看着婷婷立在一旁的清黛,笑道:“侯府中给阿宝准备的院子早就已经打扫干净了,阿宝要多劝劝你阿爹,让他带着你早日回府和我们团聚,一家人住在一起。”
作者有话说:
这里补个阅前须知(第一章 放不下了)
1.本文有点慢热,可能会出现前几章憋屈,后几章才反击回去的情况,性子急的小伙伴能忍则忍,不能就…别难为自己,换本书看吧qwq
2.作者智商决定人物智商,本文也没什么牛逼哄哄的高智商操作,只图个逻辑自洽而已
3.暂时只想到这两条,其他的以后想到了再补
第3章
孟三浮躁,孟六沉着。
兄弟俩一动一静,一胖一瘦,来的时候本是商量好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的。
结果,只是孟三单方面商量好了而已。
待他们离开后,莫氏便与清黛一起回了主屋,还躺着装醉的孟岸听到动静便睁开了眼睛。
“都走了?”
“不然呢?”莫氏没好气地哼了一声。
方才前厅里的事孟岸也听下人们通传过了,忙笑着赔礼:“三哥这人,甭管说过多难听的话,转头也就忘了,你别往心里去。”
没成想这话反惹得莫氏更恼火了:“就他说阿宝的那些话,换做是你在场,不跳起来捶人我跟你姓!我不管,明日他们要是再来,你自去应付,别再扯上我们娘俩!”
孟岸没有接她的话,含着笑转头看向清黛,伸手拨了拨她小揪揪上挂着的铃铛,“咱们闺女向来招人喜欢,昨儿柯老三他们几个还说想来咱们家偷孩子呢。且等着看吧,三哥以后定会后悔今日说那些话的。”
只可惜莫氏这个粗神经却会错了意,急得差点跳起来,“你的意思是他们明日真的还要来?我的耶里女神,可饶了我吧。”
孟岸愣了愣,哭笑不得地摆了摆手,“即便他们来,咱们也不在。”
次日一家三口又起了个大早,用过早饭后便一道坐上一趟石青缎面四角缀银穗子的马车,从柯家别院直奔城南太师府。
孟家四房兄弟,再算上已各自出嫁的四位姑奶奶,兄弟姊妹一共八人,皆是一母同胞,无一庶出。
并不是说老孟侯夫人为人多么善妒,容不下姬妾庶子,实是因为老孟侯早年追随桓宗和孝武皇后,受足了这对大乾史上唯一一对一夫一妻之熏陶,认定一家之内唯有夫妻恩爱,永结同心才是兴盛之像。
不光自己不纳妾室通房,更定下家规铁律,严令孟家后世子孙,除非四十岁上膝下尤空,否则绝不纳妾。
如此想嫁进孟家的世家贵女挤破了头,但孟家自己的闺女却难嫁了。
是以当年的四位威远侯千金,除了一早就被指腹为婚给当年“天下第一相”之子的长女孟槐,其余三个基本都是低就下嫁。
而清黛一家今日所拜访的南太师府,便是孟槐的夫家。
经看门家丁一番通传,约莫两刻钟的功夫,便有孟槐身边的心腹人刘妈妈亲自出来相迎。
“大太太听说七老爷您来了,高兴得险些没跌个跟头,立即便回禀了我家太夫人,她老人家也惦念您的很呢。”刘妈妈上了年纪,一边笑得眼纹如鱼摆尾,一边把他们一家往南家太夫人所居的念慈堂带。
念慈堂地处太师府的最南面,一路绕园穿廊,去到垂花门上时,正房檐下就有几个小丫头远远看见了他们,争抢着便要进屋通传。
刚一进到正屋,珠帘半起之际,便见一个样貌端庄,衣鬓高雅的中年贵妇快步迎了出来。
清黛认得她,正是她大姑姑孟槐。
正要拜见,却见她忽地站定在他们一家的半步之内,生瞪着站在最前面的孟岸,眼眶一点点红起来。
转眼就见她伸手往孟岸肩上用力一捶,声音里带着哭腔:“你个不省心的冤家,偏要这么多年过去才肯回来!”
话尾几乎被哽咽声淹没,话音一落便扯着弟弟的手哭个不住。
连孟岸这样沙场走马的铁血汉子也禁不住红了眼眶,一声长姐卡在喉咙里,沙哑凝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