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0页
    见娴儿出去,齐娘子悠悠叹了口气,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平时我都在工坊里做活,对娴儿疏于管教,让你见笑了。”
    王灿荣道:“是呀,的确疏于管教。”
    齐娘子一愣,没想到王灿荣说话居然如此直接,还以为她会像刚才那样轻轻揭过。
    不过,齐娘子心下一琢磨,现在只有她们两个人,王灿荣还把娴儿给支出去了,应该是想对她说些体己话吧。
    索性,齐娘子也不绕弯子了,直接道:“申屠娘子,你帮我出出主意,我该怎么办?”
    王灿荣笑看这齐娘子,心道果然是个透亮的人,一下就想明白了她的用意。
    “其实早在我看到娴儿第一眼时就有些想不明白,为何娴儿会那个样子?”当初齐娘子在村口被围观的时候,她就看到娴儿不同普通孩子,很跋扈,怨气很重。虽然是因为她们母子两个的经历,但长此以往下去对娴儿并不好。
    齐娘子又是叹一口气:“在邵家的时候那家的大娘子不让我教养孩子,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养在大娘子的屋子里。她们哪个是真心为娴儿着想的,放纵着她捧着她,才让她养成了如今这般性子。”邵家,就是齐娘子给人当外室的那家。
    王灿荣了然,那邵家的大娘子定是不希望娴姐儿以后有出息,更不希望她能高嫁,到时候仗着夫家的势过来为难她们,所以才会故意将娴姐儿养歪。
    齐娘子又道:“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们这些当外室的没几个是自愿的,那些说我们贪图荣华富贵的都是睁眼睛说瞎话,若不是家里逼得,我也想找个老实人嫁了好好过日子。”
    说着说着,齐娘子眼中泛起了泪花,她一时间也打开了话匣子,对王灿荣彻底卸下了防备。
    “咱们这十里八村的,许多姑娘都和我一样的命运。没几个能够像你继母一样幸运,最后成了正经婆娘的。好多都被人赶了出来,走投无路便只好把儿子女儿送人,那些咬牙养大了的吧,竟然还有人教唆女儿走自己的老路给人当外室。说实话,当初出来的时候,我甚至想过将娴儿丢到邵家,或者送人,总比跟着我强。瞧瞧现在,我为了生计发愁,没时间教养女儿,我真怕以后娴儿也会走上歪路……”
    似乎是倒了苦水后齐娘子轻松了,临走的时候眉头也稍稍舒展了几分。王灿荣看着那母女两个的背影,心中有了计较。
    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她有时候也在想,在这个女性地位低下的古代,不论是一夫一妻制,还是一妻多妾,女子终究是非常无奈,从小到大被灌输了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只有依附男人才能生活的思想。
    王灿荣突然想要做些什么,哪怕不能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思想,但是能改变小部分人,能把娴姐儿这样的孩子养正那就值得了。
    嗯,她要在古代开设幼儿园!而且是女子幼儿园!
    第四十章 …
    有了这个想法王灿荣便迫不及待地找到了曹飞燕, 毕竟开设女子幼儿园的事她没这个本事,光是资金都供应不上。而且她也听说过曹家是个积善之家, 名下就有个慈善孤儿堂,专抚养那些无家可归的孤儿。
    能把孤儿堂和女子幼儿园整合一下,或许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件大好事。
    “女子幼儿园?”曹飞燕疑惑不解,显然对幼儿园这个词很陌生,也没什么概念。
    “对,幼儿园。咱们工坊招的大多都是女工,其中大部分都是如齐娘子那般, 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但毕竟精力有限,孩子总会顾及不到。不如我们把他们收到幼儿园里来, 这样既能让曹家的好名声传了出去, 那些工人白日做活是也没了后顾之忧。”
    王灿荣的想法主要开设女子幼儿园,若有人愿意把自家男孩送过来也可以,只不过要和女孩分开管理。她会请教书先生教他们认字,当然,这自然比不上私塾, 只是简单教教, 懂一些道理知道一些礼数便好。
    对于女孩子, 她还想设置一些刺绣啊, 厨艺啊之类的课程。她不求这些女孩子将来有什么大作为,只想让她们摆正思想, 培养她们坚韧的品性, 将来哪怕过得再穷再苦也不会轻易给人做外室。
    钱都是靠自己的双手赚来的, 只要有这份心, 就算现在穷以后的日子总会越过越好。哪怕是女子, 也可以闯出一片天, 把握自己的小日子。
    她一直认为没有天生的坏孩子,都是家长们没有教育好,没有正确地引导。
    到时候她和曹飞燕说一下,凡是工坊工人的孩子,在她幼儿园呆过的孩子,长大后都可以继承父母的工作,到工坊来做活。这是给元老工人们的福利,相当于家里的一个铁饭碗。
    她没想过改变这个世界的规则,只想力所能及让身边的姑娘们孩子们过的好点,仅此而已。
    听了王灿荣说了这么多,曹飞燕不由得蹙起了眉头。这件事固然好,可是也费钱啊!
    王灿荣自然也是猜到了曹飞燕的顾虑,又急急解释道:“当然,我也不会让你损失太大,既然是我的主意我也得出一份力,到时候幼儿园开起来,费用就从我的分红里扣吧。而且我们幼儿园虽然是免费教导那些孩子,但也不能让他们白吃白喝,伙食费什么的还是需要交的,如果家里愿意给孩子们带午饭,那就不会收取任何费用。女孩我们也只教导到十三岁,男孩子教导到七岁,以后如何,是让他们继续读书还是给家里种地,亦或是进工坊工作,自然都是家里长辈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