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唐梓更是讨好向罗佳飞说:“我来帮你打下手!”
五个人重新进入工作状态,直到天色降下,一行人收拾现场回去吃饭。晚上关正阳教小孩子玩鼓。第二天五人又是重复这一天的工作。
单轨运输可以整整铺三百米。
三百米听上去并不远,毕竟大部分人跑操场一圈也要四百米。但实际上三百米跑都要几分钟,更别提走,且是背着粮食走。
连着工作两天,他们终于成功将一条单轨铺设完毕。云荣三位老师也在实际工作中,将如何运用工具以及如何保护自己都交给了贺君和关正阳。
他们三个心满意足看一辆运输车缓慢从山顶运着一批柑橘下来,终到了和节目组告别的时候。
临着走,关正阳特别体贴,给三个人一人一小袋子柑橘。他殷勤得很,比队长都体贴:“柑橘多吃补充维生素,也不用怕胖。下次有机会再来做客。”
贺君也说了两句:“注意安全,一路顺风。”
云荣三人组受宠若惊:“好的好的。”
罗佳飞也体贴叮嘱关正阳:“等你考完证,这村里还可以装两条单轨。这里山不止一座,辛苦你了!”
关正阳笑起来:“不辛苦不辛苦。”
云荣三人依依不舍步行离开。他们得从小路走出去才能坐上车。回去的路上,云荣作为十佳好丈夫,从柑橘里挑出一只最黄的:“路上累,吃个柑橘?”
两位女士当即同意。
三分钟后,三个人集体被柑橘酸到面部扭曲。
远去的声音里传来罗佳飞再度咬牙切齿的声音:“我可记住这两个人了!”
第44章 爷爷等你大半天
山中村, 送走一批人,很快就迎来新一批人。
新一批人来之前,关正阳正在认真学习。他得在短时间内把证件考下来,以防到时候出什么安全事故。各种工具一旦熟练后, 使用还是简单的, 理论考试内容也不繁杂, 多看几遍刷刷题就能解决。
趁着村里头还没正式收割水稻, 贺君代替关正阳监督小孩敲鼓。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
小姑娘陪着来学鼓, 玩了几次鼓就失去了兴趣。她白天工作人还得去上学, 晚上更是要做作业。但小孩却是年纪还小,也没什么回家作业,坐在小板凳上拿着新到的鼓槌,一敲就两小时,中间也不休息。
他大小就在山中村里长大,出去过最远的地方就上学的地方。
肤色晒得偏黑黄, 敲鼓的时候却有模有样。
敲鼓最初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要确保最初每一次敲击下去的声音是无限接近的。不管他是左手敲还是右手敲,至少旁人必须听不出分别。
左右手一块儿来, 确实也锻炼脑子。
基本功是最枯燥的。小孩练一个小时后,关正阳就会跑出来给小孩一段练习曲, 再让小孩接着练。几天下来,关正阳学得差不多,小孩鼓也练得有模有样。
小孩子最爱有样学样,关正阳喜欢把刘海扎成小揪, 他就也把刘海扎成小揪。有趣的是他头发没有那么长,头发质地也不像关正阳头发那样微卷松软,黑硬的一小撮在额头上方, 显得特别好笑。
当一群人过来的时候,本地管老少,集体都跑出来接人了。整个山中村如同过年一般,喜气洋洋起来。
贺君这天出门,准备给水稻研究所邮寄去新的泥土,发现村子里热闹了起来。他好奇问向其中一个人,才听对方满脸喜气:“哎呀,这不是要收成了!村里头好些娃回来帮忙。忙完就走的。”
他恍然:“收割水稻!”
那老农连连点头:“对对。”
老农所说的娃,里面有二十来岁的,也有四十来岁的。出门打工远的肯定不会来,但只是单纯去镇上打工的那一批,多是都回来帮忙了。
这群人平时埋头就是工作,过日子耗费了他们大量时间,所以一个个根本不认识贺君他们。倒是有听家里说最近村里来了外人,帮忙弄了一个单轨运输车。
好几个人去试了一下那能上山下山的运输车。缓慢运行的运输车比人走路速度都慢,但一群人设想了一下。他们在上面割水稻,割完一批往下运。
运输车在动,他们继续工作。等他们割完第二批,运输车也重新上来了,又一批可以往下运。确实方便了。
这东西就像洗衣机,没有的时候,一群人嘴里嫌着:“要这机器干嘛咧,手洗搓三两下就洗好嘞。滚又要水又要电,洗个半小时都洗不完。”
可真有了洗衣机,一群人又开心:“哎呀,有洗衣机真是方便。家里衣服多的一滚就好了喂!”
因为单轨运输车的缘故,这群青壮年用最朴实的方式对贺君他们表达了感谢,一个不停往节目组所在的屋子送吃的。
这家送点酒,那家送点糯米糕点,后家还有送鱼送泥鳅的。吃的喝的真是应有尽有。山村里很多户人家,但凡日子过得去,总是这样你来我往。
关正阳也没料到村里头说要收割就收割了。他急匆匆去考了证。而山中村也正式进入到收割水稻的时间段。男男女女手持割稻刀,穿着便利上山收水稻。
关正阳负责单轨运输车这块,贺君则主动过来帮忙收水稻。
村里的老农给了贺君一套装备。一个竹条制的背篓,一把小巧的割稻刀,一顶平整的草帽。老农本来还想给贺君一根扁担,方便人运水稻下山。但贺君负责的那块儿距离运输车近,所以就省了这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