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7页
    舆论界一直都存在着质疑他捆绑尉檀蹭人气的声音,加上尉檀现在正在转型,按理说应该跟更有经验、实力更强的演员合作,才有利于提升格局。
    苏晋江有天赋,是一块上好的料子,但还需要通过更多作品去沉淀和打磨。所以他原本有一点担忧,尉檀的事业粉会不会对他不满。
    现在看起来,估计是因为大家看贺岁片主要图个舒心,他和尉檀的对手戏又确实擦出了不小的火花,事业粉们看到了跟以往不同的尉檀,也就不加苛责了。
    过完了年,尉檀就忙碌起来了。
    公司连着给他接了三部戏,都不是时下最热门的资源,其中有一部光看题材还挺冷门,但都属于那种“一看制作班底和演员阵容就想种草”的类型。
    照这个趋势,估计今年下半年尉檀会霸屏。
    尉檀的经纪人也没闲着,悄悄地积极活动,寻找最合适的下家。
    这些年里,尉檀利用“耀峰”这个资源大平台,为自己积累了厚实的人脉。虽然他并不热衷于交际,但跟他合作过的人都对他印象很好。更重要的是,他为人处世的方式一直很稳,通过作品一步一步结识自己真正需要的人,不做无用功,慢慢攒出了一手好牌。
    经过一些联络,尉檀跟“明星影视”搭上了线。“明星影视”成功包装过好几位国际化的明星,从各个方面都很适合尉檀今后的发展。
    这么一来,尉檀在外应酬的时间增多了。他再怎么不喜欢酒桌和饭局,也知道该走的过场绝对不能省。
    除此之外,公司还指定了几个新人让尉檀带,让他在走之前培养一批后备力量。
    之前苏晋江也被尉檀带过,但是性质不同。那时候公司并没有硬性规定尉檀要做什么,尉檀哪怕只在媒体面前提一句苏晋江的名字,也算尽到责任了。
    现在则不同,尉檀要给这些新人带来多少曝光是有明确要求的。在有些场合下,他还要给新人当陪衬,以显示这些新人是正在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
    这些都是正常的运作模式,没什么问题。但新人当中有些心心念念想要一夜爆红的,借着跟尉檀同框的机会恶意刷流量。他们发出来的很多现场照片里,尉檀完全成了人肉背景板,只占据一个不显眼的位置,但又可以让人很清楚地看出是尉檀。他们自己则是画面中心当仁不让的主角,对着镜头酷帅狂霸吊。
    这么骚的操作,檀香们却没多大反应。没有人去撕,连嘲的都很少。但不会有人因此认为尉檀糊了,因为檀香们正常的活动一点儿也没减少,只是不掐架。
    路人们对檀香的这种反应更加司空见惯。有人非常感慨地留言:
    【每到这种时候,我就真心佩服尉檀的神格】
    【曾经我是一个专业围观的路人,每次看到有人要往尉檀那里搞事情,我就拿出小板凳和瓜准备抢前排。结果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瓜一口也没吃成,我成了一个檀香。】
    不料,有一个过于骚的操作出现了。
    有一天尉檀回家比平时稍微晚了一些,苏晋江问他去了哪里,他说,临时被叫到一个饭局上走了个过场。他的语气轻描淡写,苏晋江也就没多问。两个人第二天都有工作,早早休息了。
    结果第二天,一组所谓的“暧昧照片”在各个网络平台刷了屏,主角是尉檀和他目前在带的一个新人。
    照片最初是被一个专门爆料八卦的娱乐营销号发出来的。画面上,尉檀和那个新人站得很近,尉檀的手扶着对方的肩膀和手臂,对方的身体重心倚靠在他身上。照片明显都被剪裁过,只有他们两个人,看不出背景到底是在什么地方。
    要是放在别人身上,这动作算不上暧昧,哥们之间打招呼的拥抱都比这热烈。
    可尉檀长年主打“禁欲系掌门人”的形象,除了《恋人们》当中的吻戏,以及在《黑色蝴蝶》里一场借位的吻戏之外,感情戏几乎就只有牵手。
    照片上这个接近拥抱的动作,对尉檀来说已经可以算是大尺度了,更何况还不是在拍戏。粉丝都知道,生活中的尉檀很抗拒跟不熟悉的人有肢体接触。他会用这样的动作主动扶住对方,至少可以说明他和对方的交情不浅。
    这事爆出来的时候,尉檀正跟他的经纪人和助理在休息室里等戏。
    经纪人看惯了各种幺蛾子,用两个字概括了整个事件:“有病。”
    尉檀的助理小安看着照片,简直哭笑不得,“操了,居然敢把我给剪掉,旁边还有一服务生呢,公共场所叫他们给剪得跟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似的。哥你当时就不该好心扶他那一把,摔死丫的。”
    “不扶?”经纪人冷哼一声,“要是不扶,咱们几个这会儿照样在这儿看照片,只不过内容换换,说你檀哥苛待新人,看见人要摔了都不带扶一把的。这孙子要是成心想蹭你流量,怎么着不行?”
    “也是。”小安咂咂嘴,“下次这孙子要是再敢跑到檀哥跟前玩假摔,我跳起来就是一记窝心脚,让他蹭流量蹭个彻底。”
    尉檀放下手机,对经纪人说:“哥,这事儿就麻烦你了。”
    “行。”经纪人点头,“这也就是你,要是换成个不让人省心的,煽动粉丝一闹腾,这事儿就发酵了。”
    娱乐圈造谣的成本很低,辟谣的成本却很高。辟谣本身并不一定很难,但是要完全消除谣言的影响却需要时间。有些明明一看就不靠谱的事,当事人也拿出了有力的证据澄清,甚至官司都打赢了,然而多年之后仍然在被一些人言之凿凿地以讹传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