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入了秋,西南叛乱平定,宋世良领兵凯旋回京,皇帝亲自上午门迎接,并且在门楼上当着文武大臣的面授以功勋。
皇帝蒙难时深受宋世良照拂,他懂得知恩图报,因而对宋世良宠信有加,凡事以他为重,论功行赏总有他的份,当然他也值得这份担当。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宋世良拒绝了皇帝的封赏,甚至主动放弃自己的官职,原因只有一个:他想求娶长公主。
宋世良依然心念阿琅,甘愿放弃一切,以平民的身份求皇帝赐婚。
阿玕念及情分,自然想成全他,可他还要顾念阿琅的意愿,故而没有立马应下来。对此,文武百官里却有人想要极力促成这桩婚事。这些人当然是平日对锦衣卫不满的人,一旦长公主下嫁,宋世良就不再是锦衣卫,而是驸马都尉,无权无势,对他们那是天大的好处,当然得支持,何况长公主如今十七,早就到了择婿的年纪。
消息传到司礼监的时候,公孙怀正在案头看票拟,南边倭患四起,请求朝廷拨款供给粮草军饷,可是朝廷现在捉襟见肘,很难做到他们的要求,唯有缩衣节食,节省宫里的用度方能从内承运库拨出军饷,他的身上也能拿出一些,但终究不是长远之计。
“督主,宋世良领兵回京了,皇上去了午门亲自迎接,那宋世良真不识好歹,当着文武大臣的面拒绝了封赏,连自个儿的锦衣卫官职都不要了,还大言不惭想求娶长公主,他以为他是谁!”曹元亨一脸鄙夷,长公主心里压根儿没有他,真没完没了了。
“皇上答应了么?”公孙怀提起朱笔在票拟上写下几行行书小字。
“皇上的意思是还得问过长公主,没有立马答应,可多嘴的人不少,说什么长公主如今十七了,若不是流落民间耽误了事儿,照常理早该嫁人了,宋世良相貌堂堂,武功卓绝,纵然不当官儿,也能照顾长公主一辈子……”曹元亨一时嘴快,把午门上的事儿都说了出来,眼见公孙怀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就没敢再说下去。
“哪些人说的,把名字都记下了。”公孙怀冷冷开口。
她的婚事还轮不到那些酸腐书生来做主。
曹元亨忙不迭应了声是,公孙怀记仇,他也早看不惯那些文官的嘴脸,风声传过来的时候他就留了个心眼儿,把多嘴的人都记了下来,好一个个收拾。
“剩下的这些你来定夺,我到御前走一趟。”他撂下堆得像座小山的奏本,撒开袍子就离开了司礼监,留曹元亨对着这些奏本唉声叹气。
*
公孙怀到乾清宫的时候,阿琅正巧也在,她不知从哪里听来的风声,得知了宋世良在午门当着众大臣的面请皇帝赐婚,她自然坐不住,要来问个清楚。
“宋大人前程似锦,犯不着为了我放弃一切,这事儿你绝不能答应他!”
“阿姐还是不愿回应宋大哥对你的一片痴心么?”
“强扭的瓜不甜,我心里没他,如何回应?”
“既然阿姐不愿,朕也不会准奏。”
听到这里,公孙怀终于在门外开口:“启禀皇上,臣有要事与皇上商议。”
司礼监批红之后,他还是会拿一些奏本来给皇帝过目,他不能像从前一样完全夺了皇帝的权,可他为了明哲保身,也不会全部放权。
李钧虽然一直不喜欢宦官专权,也不喜欢公孙怀这个人,可他毕竟是他们姐弟的救命恩人,所以看在这个份上,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任何反抗。
这一年,李钧从害怕做皇帝,慢慢变得享受做皇帝,他每天跟着太傅读书明理,学习治国之道,立志做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他相信这些权力,总有一天都会回到自己的手上。
在这之前,他先要学会隐忍。
“进来罢。”李钧摆出了皇帝的架势,坐回书案后的椅子。
阿琅立在一侧,不久见一双整洁的皁靴跨了进来,接着是公孙怀俊美的容颜,看得她心神一荡,大袖底下绞起了手指。
“臣给皇上请安。”通常内官行礼都得下跪,只是他的身份特别,多年来都挺着腰杆,与文臣一样拱拱手,李钧不太满意但也不多说,只“嗯”了一声。
阿琅见他们谈政事,不好再待下去就转身告退,经过公孙怀身侧的时候又忍不住看了他一眼,可他居然连眼皮都没抬一下,阿琅心里闹了不愉快。
她决定冷他一个时辰!
作者有话要说: 吃不到美人儿,森气!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糖醋排骨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8章 迷醉
阿琅离开乾清宫后闷闷不乐, 就想着去后苑遛个弯散心。宋世良这事儿真是杀她个措手不及, 过了一年多了还这般死心眼,她身上到底有哪点值得他如此执迷不悟了!
不过也不能这么想,若没点过人之处,公孙怀又看上她什么?或许她还真有那么点儿红颜祸水的气质, 才让人五迷三道,没了方向。
“公主安康。”阿琅走在东长街上出神, 路过的宫人都是低个头、福个神就各忙各的去了, 只有这声音正儿八经给她行礼问候。
听着有些耳熟, 阿琅抬头看去, 面容也有些眼熟, 仔细一瞧,才想起她是在瘟疫的时候救过她一命的张静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