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87页
    这些机器和文靖安猜想的差不多,分为矿石粉碎机、传送带、搅拌机、压缩机等等组成部分,都是用蒸汽机来驱动的,整体笨重庞大,加上这艘钢铁蒸汽船做背景,很有一种硬核工业味,文靖安以前只看过这些机器的黑白色照片,具体也不知如何安装使用,所幸周洵和林宁宴够聪明,刚才跟在他们后面的十几个西洋人里面,竟然有几个是操作这些机器的技术人员!
    他们不仅把机器买回来了,还把售后和维修带了回来。
    周洵特意跟文靖安做了说明:“有钱能使鬼推磨,洋人也有‘二鬼子’,只要钱给得够多,他们自然会跟过来。”
    更绝的是林宁宴,他深谙“求”人以鱼不如“取”人以渔的道理,竟把小半个图书馆都搬了回来,那十几个西海人里边有不少就是他舌灿莲花强行说过来的专业技术顾问,他竟然还说:“这次太仓促,为了不耽误你生产肥料和农药赶上十月农时就匆匆忙忙从西海回来了,再给我一些时间,我能把更多东西带回来,我觉得很有必要再出海一趟。”
    文靖安大概翻了几本英文化工类著作,感叹道:“宁宴,你是当代林三藏。”
    第165章 缺钱 中西合璧更加得力
    有了这些现成的理论书籍,文靖安直接是如鱼得水,将这些书籍翻译过来就是一笔无法估算的财富,毕竟他自己记得的东西有限,做这些事业光靠他一个人也不行,需要有更多的传播者。
    如此,他征得林宁宴同意,让卢玉邻和杨玄素等人即刻把书籍先搬下去,后面他会亲自主持成立一个“翻译部门”,将这些技术型的书籍转译成汉语。
    然后不耽误时间迅速行动,根据厂房和机器的大小轻重商讨出搬运和安装方案,文靖安原本还担心就算有了这些机器,他短时间内也未必能设计出可以正式使用的生产线,现在有了周洵和林宁宴收买回来的西海技术人员,他自己的英语又没有荒废,专业基础也够扎实,完全可以和这些西海人直接交流,中西合璧,更加得力。
    很快,他们在港口岸边和轮船之间搭建了一条搬运桥,将那些巨大的机器拆分成部件逐一搬了下来,当天晚上完成了第一条磷肥生产线的搬运和部分组装。由于现在已经是七月上旬,京城附近的稻米即将成熟,农民收割这一季的水稻之后要马上开始翻新水田种植第二季,否则入了秋天气转凉光照不足就会影响水稻收成,为了不耽误农时,在第二季水稻种植开始之前把化肥生产出来投入使用,文靖安等人也不讲那套虚礼给周洵和林宁宴办接风洗尘宴了,反而是争分夺秒,一起把正事办好再谈其他。
    于是,七月十五日,也就是第三期的《新华月报》正式发售时,读者们注意到了四个主要内容。
    第一,周洵和林宁宴的专栏重新回归,两位大人分别贡献了洋洋洒洒数千言的西海见闻录。
    第二,创刊人文靖安主笔的一篇特别报导介绍了“新华镇工业区”的建设意义,并宣布第一条磷肥、钾肥和氮肥生产线正式落成,不日就能生产使“粮食增产”的神奇肥料,欢迎京城附近的农户到时候踊跃购买。
    第三,探花郎文靖安时隔数月,终于在《新华月报》上再次发表了一首他的上乘诗作。
    诗曰:《观淮有感》
    自恃才气当用世,
    谁言吾相不封侯?
    须知少年凌云志,
    曾许人间第一流。(注)
    这首诗的后面还有一篇游记,是文靖安特意让卢玉邻和杨玄素等人写的,内容主要是他们师生夜游淮河,看到新华镇工业区今非昔比的环境,看见港口停泊的巨大轮船和数十艘小船,听闻机器运转的轰鸣声,文靖安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一首绝妙好诗,他们做学生的皆叹服,表示也要像文老师那样学贯中西,努力争取成为“人间第一流”。
    第四,工业区迎来了第一次“验收”。
    太子萧慈祐带着包括礼部尚书赵仲明在内的一众东宫辅臣,走京城东门官道转新修的新华路来到工业区进行视察检验,由严素光、文靖安、林宁宴、周洵、崔琰组成的领导班子负责接待引领,看了工业区建设前后的对比图,从一片前河后山的荒草地变成房舍林立、车船繁忙的工业区,萧慈祐和东宫辅臣皆表示满意;紧接着,他们参观了化肥生产区、在建农药厂房、一号港口、蒸汽轮船……太子殿下当即表示“这事做对了”、“要再接再厉”、“还不够”、“必须进一步支持”!
    但文靖安很清醒,这份报纸是他们的喉舌,当然写为他们说话的内容,这些言论最后是要用成绩来支撑的,也就是他们必须让人们看见他们所做的一切有用,最直接的一个体现是把化肥和农药生产出来用到农田里,得到一个“粮食增产”的既定事实,那比一千篇新闻稿都管用。
    在化肥正式投产之前,文靖安和严素光回京参加了詹事府的晨会。
    上半场是萧慈祐和赵仲明等人商议庙堂大事,主要讨论朝廷如何筹建剑州水军。
    下半场轮到文靖安等人发言,先是周洵和林宁宴汇报了这次西海之行的收益和花销等等事项,需要指出的是,他们能买回来那么多东西是花了大价钱的,西海人不是傻子,又历来擅长贸易,卡脖子是他们的老传统了,周洵和林宁宴做了部分妥协,不仅那五万两银子花光了,还临时从剑州借了一万五千两,这些都记在了詹事府的头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