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22页
    模特说道:“Queen设计的衣服很有感觉,采用的布料也是透气舒适的,穿上只会觉得柔软清凉,单凭这一点,你就赢了。”
    “而且我的缺点也被盖住了!一能掩盖缺点,二又布料舒服透气,哪点不比凯文的作品强?关键是它也不需要聚光灯,哪怕是在胡同巷子里,只有一盏昏暗的路灯,你的衣服都可以闪闪发光。”
    苏晚清笑逐颜开道:“你们真会说话。”
    场上,向清风缓缓走到台上,拿着话筒对场下的评委观众用英文说道:“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很快这次比赛就迎来了最后一场走秀,而压轴出场的设计师是前段时间冒尖的设计师,也是我们本次比赛的空降选手,她来自于H市,她……就是Queen。”
    “Queen曾经和我们说过,她要么就做最好,要么一开始就不做!这样的想法在你们眼里看来有点夸张自大的噱头,那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就由你们来决定!接下来请欣赏压轴空降选手Queen带来的《重生》。”
    台下一片热烈鼓掌,他们倒是想看看这个Queen,到底做出了什么作品。
    Mary和John正在台下窃窃私语:“你听说这个Queen?之前偶然看过她曾经比赛的作品,设计理念还不错。”
    “就是设计《暗与岸》的那个女人?不过就是个外来人,我才不信她能够在这次比赛中争得法国的眼球。”
    “倒也不能这么肯定,Carey先生也是从H市过来的,他现在对设计方面的造诣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了。”
    “我还听说过这个Queen是Carey手下的人,说不定有内幕。”
    “等会看Carey怎么打分就知道了,现在还不急于泼脏水。”
    两人同时将视线投向了没有灯光的台上。
    昏暗的灯光在第一位模特走出来的时候,慢慢变得亮堂,聚光灯和闪光灯打在模特的身上,展示第一件作品「涉世未深」。
    演绎出刚出社会,空白得就像是一张白纸,没有丰富多彩也没有华丽装饰,只是很素雅的长裙。但就是这样很简单的一件白色长裙,看起来也很特别。
    第二件「苦为立足」,演绎出了在社会上努力拼搏的一幕,不停地在生活这条路上变换自己的角色和职位身份。
    模特走秀的时候也分了三四个阶段,把连衣裙撕成了吊带裙,再把吊带裙撕成了连体短裤,最后变成了抹胸吊带和超短裤,这简直是惊呆了大众的眼球,而这些小心机都是苏晚清一早设计好的。
    第三件「初为人妻」,前面的颜色是鲜艳的红色,而模特一转身却是沉闷的黑色,间隔分明的红黑双拼,原本在人看来理应是跳脱的,可她的设计却诠释出内心的想法。
    人前光鲜亮丽,人后苦不堪言。说明这场婚姻并非自己所想所愿,虽然现在万众瞩目令人艳羡的位置上,但是自己的内心是格外抗拒的,是沉闷乏味又无趣枯燥的。
    这三件就已经让评委刮目相看了,观众都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
    第四件「失去」,灰白相间分布整齐,像是人生中经历了一场阴霾,占据了自己的半颗心,让心里被什么给堵住了一般。
    第五件「黑暗迷茫」,刚刚的灰白色已经不再分布整齐,而是呈现出晕染的感觉,演绎出了设计师因为那件事让自己处于黑暗之中无法自拔,处于迷茫中止步不前。
    第六件「痛失」,是一件极具黑暗风格的衣服设计,可转过身去确实残破不堪的模样,像是一个好人黑化了,她的心其实是支零破碎的,衣服上设计了很小的铃铛,走起路来叮叮作响,好似是心已破碎的声音。
    这三件衣服实在太压抑,在场的人无一不是皱着眉头看完的。
    因为设计理念一般都会本着自己的亲生经历来创作,他们实在很难以想象,这个设计师Queen到底经历了些什么,「失去」和「痛失」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
    第233章 苏晚清获得史无前例的高分
    第七件「找回初心」,采用了颜色渐变过度的手法,从黑暗的颜色慢慢变成最初的白色,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和前面黑化的过程相呼应,有些人能够猜测出,Queen应该是来到法国以后,参加比赛后才找回初心。
    直到第七位模特走回了后台,全场灯光鄹暗,配乐师得到指令,特意换了一首前奏平静缓慢后又激情澎湃的伴奏曲。
    压轴「涅槃重生」,模特的头上戴着一顶皇冠,金色鱼尾裙的设计竟加了长拖尾,露出的香肩披上了披风,衣领处加了旗袍的元素,扩大了水滴领形成镂空抹胸的设计,裙侧一处使用了高开衩,还有波浪形的白纱做衬托。
    整体是中外结合,古今结合,上半身看起来是优雅气质的旗袍,下半身看起来又是华丽的晚礼服。
    模特回后台时,所有的灯光都灭了,只剩下一盏很昏暗的舞台边缘灯,可尽管是这样,苏晚清的那件「涅槃重生」依旧在散发着耀眼夺目的光芒。
    在场的人无一不是被惊艳的表情,就连邵弈伦都忍不住赞许,原先的款式虽然很素,但整体也是很好看的。
    现在有了苏晚清这么多的整改,简直是无可挑剔的点睛之笔,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设计界人才,是他百年难遇的知音。
    可他当初竟想让自己的知音和自己在一起,众所周知知音遇知音,同行嫁同行往往到最后都是分道扬镳,甚至老死不相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