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6页
    —
    岛上只有一个非常小的小卖部,卖些最基本的生活物资,其余东西大多由部队统一分配,能用钱的地方很少。
    刚到岛上时,陈竹青提过将存的工资交给舒安保管。
    舒安没当过家,拿着那沓钱一时乱了手脚,干脆提出将两人的钱全放进一个小盒子里存着,谁有需要就自己拿,再把每笔存取记录在小本上。
    舒安转进房内,从饼干盒里拿出几张零票出门了。
    西珊岛的村民全部靠打渔为生。
    很多人为了赶早市,在傍晚开船去海上捕鱼,一轮捕鱼作业需要四到五小时,渔船会在夜晚围网几回合,持续到第二天天明,直接拉到几个大码头出售给鱼贩子。过了中午,渔民开船回西珊岛,若有剩余就会在西珊岛的小码头那便宜处理掉。
    舒安提着小桶去码头那买鱼。
    她想买好处理的石斑鱼,清蒸、炖汤都可以。
    可逛了一圈都没看到有卖石斑鱼的。
    后来,她想要不然买上次钓到的鹤针也行,但也没见着。
    渔贩见舒安一会看看那个,一会看看这个,一脸懵圈和纠结,主动向她推销起桶里的鱼,连带着要怎么做都教她了。
    这里的鱼品种丰富,和闽镇那的不太相同,有很多是舒安没见过的,还长得奇形怪状的,看着就不太想下嘴。
    她挑花了眼,最后被一个大哥手里的六斤重的大鱼吸引。
    那种鱼是青白色的,很大一只,头圆圆的,看着还比较正常。
    大哥见她站定,似乎是有兴趣,赶紧推销道:“妹妹是新到西珊岛的?”
    “嗯。这是什么鱼啊?”舒安蹲下身子,站在他的摊位前,仔细打量他手里的鱼。
    “牛港。听说过吗?”
    舒安摇头。
    大哥从桶里抓起活蹦乱跳的鱼,一通乱吹,从营养价值和口味,各个方面都说得清清楚楚,还告诉她这本来是一个餐馆订的,但临时变卦又不要了,才剩下来的。
    餐馆特意来定,价格一定不便宜。
    舒安挠头,“那要多少钱啊?”
    大哥张开手掌比了个‘5’。
    市场上鱼的均价是一斤一元,舒安心里想这么大一条鱼卖五块真不算贵。
    她从兜里掏出五元给他,“那我买了吧。”
    “好嘞。要杀吗?”
    “要。”
    大哥从另一边拿出一把小刀,利落得将鱼开膛破肚,把内脏掏干净,用水冲了冲,再把鱼翻过面来,剃干净鱼鳞。
    全部弄完,他把鱼扔进舒安的桶里,擦干净手才去接钱。
    舒安拎起桶,刚迈出半步就被大哥叫住。
    他递过来两张一块钱,“你跑什么,我还没找钱给你哩。”
    “啊?不是五块吗?”
    “是五毛一斤,这鱼六斤多,就算你六斤的钱吧。”
    舒安瞪大眼,伸手去收钱。
    捡了大便宜,回家路上,她晃着桶,脚步轻快地蹦蹦跳跳。
    回来时,她先去了食堂,买了些豆腐准备一起炖。
    —
    那个大哥帮她将鱼处理得很干净。
    这条鱼很大,舒安先是将鱼头、鱼尾剁下来,身子和鱼头都从中间劈开,分成两半。身子的部分,一半切段和鱼头鱼尾一起煎了。另一半,她换了尖头的刀切成薄片,放在一边备用。
    舒安掀开锅盖,将鱼头、鱼尾放进去,再加进些水和酱油,小火煮了半小时后,切了几块豆腐进去一起闷。
    同时,她又在地上架了个炭火小灶。
    她将淘洗干净的米放进陶土锅里,加了一勺油,用水淹过,准备做鱼片粥的粥底。
    舒安看了眼煎香的鱼段,默默叹气,要是有西红柿就好了,这样就能做个糖醋汁浇在上面,味道会更好一些。
    她手脚麻利,大锅和小灶同时开火。
    这边大锅咕噜咕噜地冒泡,拱起面上的豆腐,舒安赶紧去了柴火,撒上点胡椒面,然后盖上锅盖闷在锅里保温。
    另一边的土锅冒着小泡,白粥变得粘稠软烂,她将鱼片丢进去,用筷子搅开。舒安将鱼片切得很薄,等了大概五分钟,她看鱼片卷起泛白,就把火熄灭了。
    —
    陈竹青紧赶慢赶在下班前,把工作处理完,带着同事去食堂打了四份菜,又买了瓶烧酒回家。
    这几个人吵着闹着去家里,目的很清楚,无非是想看看舒安。
    陈竹青结婚的消息来得突然,填报意向表时,他写的还是单身、无对象,到了确认时,婚姻状况那栏就变成已婚了,之后也没摆桌、没通知同事的。
    路上,同事还揶他,说他保密工作做这么好,该去安|全|局工作。
    陈竹青笑笑,“女孩子脸皮薄,而且之前也不是很确定,就没跟大家说。”
    陈竹青谈到舒安时,整个人的状态和工作大不相同,从语气和神情都放松、温柔不少,同事们瞧见了,起哄得更厉害了。
    一起跟来的还有梁飞燕。
    这几年,周边小岛初期开发完成,增加了驻守值班的士兵,通讯连的拆分出一部分到其余两个大岛去了,办公室就空出一半,正好给陈竹青他们用。
    梁飞燕的办公桌和向文杰的连着,中间就用块薄木板隔开。
    两边说点什么,对方都听得一清二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