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皎:“……”哎呀,尴尬了。
蔡夫人调侃道:“我们的新妇子看来是忍不住喜笑颜开了,快快让他们一同回去吧。”
诸葛亮再次行礼,这才退了出去,按礼制,周皎要跟在他身后出去,不过周皎可没这个意思,她行过礼就转身和诸葛亮并肩走了出去,急得端玉连连扯她的袖子。
周皎一手用团扇遮面,小声道:“没事的,他才不在意呢。”
诸葛亮听到她的话不动声色地抿唇一笑,随后与周皎一起踏出蔡府的门槛。
周皎上了婚车,听到外面的礼乐响了起来,这才松了一口气,扇了扇手中的团扇,感叹道:“还怪热的——”
端玉从马车的车窗外看到她在扇扇子,急忙凑近窗子道:“小娘子,遮脸,不然让路边的人看到了!”
周皎只好再次乖乖拿起扇子挡在面前,只不过这次她就拿的很随意了,身子一歪就靠到马车上开始打哈欠了。
马车走的不算快,晃晃悠悠到了诸葛家已经有小半个时辰了,周皎这才坐直身体,扶着端玉的手走下马车,诸葛家门口已经围了一群人,看到周皎下来,纷纷笑道:
“新妇子来啦!新妇子来啦!”
还有人唱和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
周皎眨眨眼,领头唱歌的竟是之前见过的石韬等人,其他人估摸着应该是来凑热闹的邻里乡亲。
等她走到诸葛亮身边,旁边的赞者高声道:“新人入府!”
周皎觉得这声音有些耳熟,不由抬眼偷看,原来说话的人竟然是崔钧,崔钧察觉到她的视线,冲她笑了笑。
二人并肩走进庭院内,此时天色已经有些暗了,因此屋檐下也特意挂上了灯,周皎借助灯光依稀能够辨别出人影,一侧坐的是诸葛玄与一个她不认识的青年,另一侧坐的则是黄承彦等人。
庭院深处已经用青蓝色的绸缎搭好了青庐,两人走到青庐两侧,崔钧又高声道:“新人沃盥!”
周皎伸出右手在水面上沾了沾,这才用旁边的手巾擦了擦手,被端玉扶着坐在了桌前。
“新人同牢!”
周皎与诸葛亮隔桌对坐,桌上放着的是几样小菜,周皎放下扇子,改用广袖掩面,拿起筷子开始夹盘子里的肉。
说实话,她现在真的有点饿,能把这一桌子没多点的菜都吃光,然而现实却是她只能和诸葛亮吃同一个盘子里少得可怜的一点肉……
两人吃了同一盘的菜,崔钧接着喊道:“新人酳酒!”
两人拿起酒杯,一饮而尽。
“再酳酒!”
周皎喝过第二杯酒,面色一如往常,再看诸葛亮,他脸上已是微微发红,显然是有些醉了。
这酒量不行啊……太菜了。
周皎心底嘲笑了他一下,然后乖乖拿起已经盛好酒的一半苦葫芦,这葫芦上系着红绳,红绳的另一端则是诸葛亮手中拿着的另一半苦葫芦。
周皎正要一饮而尽,红绳已经将她扯了过去,她不由有些恼怒地看着诸葛亮,挪了挪身子,凑近诸葛亮。
诸葛亮察觉到她的视线,轻咳一声当做掩饰,也向她的方向凑近。
一时间二人挨得极近,仅能看到对方的眼睛。
周皎与他对视一眼,有些慌乱地迅速垂眸,慢慢饮下那一瓢苦中泛甜的酒。
“合卺!”
二人将两瓣葫芦严丝合缝地贴在一起,周皎将葫芦上系着的红绳在壶口处绕了一圈,她的手有些发颤,一时间难以将红绳系好,连周皎自己都有些焦躁了。
诸葛亮抬头看了周皎一眼,手指微微挪动,搭在她的手背上,轻轻地拍了拍,示意她不要紧张。
婚礼时不能说话,他这样做也是为了安抚周皎的情绪。
周皎的手一顿,她深吸了一口气,将绳结打好,与诸葛亮一起将合好的苦葫芦放在桌上,这才重新拿起团扇遮在面前。
“新妇解缨!行结发礼!”
诸葛亮起身走到她身后,将她发髻上的红缨结下,放到一旁,随后,端玉和一个仆从便将二人之前割下的发丝取了出来,用红缨绑在一起。
“夫妇交拜!”
诸葛亮扬起手,向她作揖。
周皎将扇面压低,微微颔首。
“答谢宾朋!”
二人又转过来,向席下的客人行礼,人群中立刻爆发出一阵叫好声。
席下的诸葛玄与年轻人也欣慰地向其余宾客作揖道谢。
“开宴!”
周皎一手握着扇柄,有些不安地偷偷瞄向诸葛亮。
诸葛亮察觉到她的视线,冲着她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
周皎的眼神碰触到他的笑容,迅速收了回来,将头压得更低。
不一会儿,端玉和几个丫鬟就将她扶了起来,送回房间,随后便退了出去,只留下端玉陪着她。
“小娘子,您刚刚就要吓死奴了。”
端玉嗔怪道:“您怎么能当着将军和夫人的面笑呢?”
周皎笑着解释道:“我恰好想到一件有趣的事情,所以忍不住就笑了,我又不是故意的……”
端玉拿她没办法,道:“好好好,小娘子说得有理,奴辩不过您。
您刚才只能吃那么一点儿,现在一定饿坏了吧?奴去后厨给您拿些吃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