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瑜被身后的小尾巴依依不舍地从宫门口绕回宫内,又送了出来。薛玥皱着脸,摸了摸身上疤痕彻底消失,毛发也重新长出来,变回了那匹漂亮白马的照夜白,“我也想跟阿兄一起去。”
“多读书习武,会有出来玩的时候的。”
被一口道破心思的薛玥悻悻低头,“那阿兄早点回来。”
出行不需要带什么重要东西,但光是薛瑜还没看完的书和手稿整理就收拾了一整箱,最后还是赶了马车出来,薛瑜带着一部分侍卫先走一步。
春日的气息正在悄悄浮出,离开京城后,一路上冬天冻得梆硬的土地竟有些泥泞,残雪逐渐化开,远处鸣水湖传来冰面碎裂的声音,有飞鸟急冲而下,叼起冰下的小鱼飞走。
鸣水工坊接纳了一批简家来的新人后,外围被再次扩大,形成了工坊-居住区-外围居住区-等待进入区域四个圈,将核心的工坊紧紧包在里面。薛瑜从正门过来,下马正好看到外面那一亩此刻全都披上了绿色的农田。
绿色的麦穗顶在最高处,被雪压弯一冬的麦秆直起了身子,成为了这片土地上最早出现的绿色。
一年两熟的小麦,平安过冬了。
惊蛰未至,春天翻地尚处于可做可不做的时候,村子里之前对冬天种田怀抱着悲观态度的佃户们三三两两抱着手臂站在旁边,看稀奇般看着与秋季麦收没什么区别的麦子。
不少人心里都在想,要是之前肯赌这一把,那今年两倍的麦收,怎么都够一家人吃饱了。眼看薛瑜过来,有人脸上挂不住,灰溜溜走了,有人却等在旁边,眼睛闪亮地看着薛瑜,指望着能在新的一年播种前,得到些新的指点。
但他们没人敢上来搭话,最后只能看着鸣水工坊的人欢快地出来,将人迎了进去。
鸣水工坊内的工人们对外面田地的关注不亚于村中佃户,冰消雪化,看着麦苗平安,他们脸上都挂上了笑,路过正门的人都会多看一眼外面的麦田。
鸣水下辖出了简家这么一桩案子,虽然有其他人配合,但江乐山身上的担子一点都不轻,作为县令,这个新年过得格外忙碌。薛瑜到时据说他还在厘清简家佃户和简家的田地,忙得连鸣水中学的课都顾不上上了。
吴威迎了出来,薛瑜瞟了眼他头上的鸡毛,一时失笑,“鸡舍和猪圈都备下了?”
养殖的准备是起初就做了的,吴威点点头,陪着薛瑜看过几处工坊,这才犯难道,“殿下,这猪和鸡鸭鹅该怎么养啊?”
在看着清颜阁和鸣水工坊从无到有后,对薛瑜的信任让他下意识觉得这件事殿下也有办法解决。薛瑜却没有直接给出方案,反倒说起了另一件事,“麦苗过冬是好事,准备一下让大家来庆祝一下,顺便请行宫和村子里的人都来高兴高兴。”
以他对薛瑜的了解,殿下并非是喜欢铺张庆祝的性格,认知与听到的内容十分矛盾,吴威眼中的迷茫几乎要化为实质,但他还是答应了下来。
两三句打发走他去安排事情准备庆祝晚会,薛瑜拐到了鸣水中学外。夜幕将至,做完白天的工作,赶来听课的人不少,中学教室已经搭起了新的一间屋子,用着其中一间课堂的正是医正和他的小徒弟们。
他们总结着磷矿中救出来的失踪人口身上的病症,消化着实践带来的经验。同一间屋子里的进度不尽相同,还有一部分经过观察被吸纳进工坊的前小道士,正在学习增补进手册内的救治手段。
里面讲授的很多内容都是几乎不懂医学的薛瑜没听过的,有趣的是,她还听到了医正提出的“净水”概念。此前烧开水勤洗手的防病童谣,在相当粗糙的显微镜制造出来后,找到了一部分答案。
“生水有细虫,沸后除之……”
虽然离微生物和细胞还有很远的距离,但也算是在前进了。
另一间屋子里站着姜匠,薛瑜听了一会,确定他的确读懂了自己写出来的力学简述,这才放心下来。
里面一堂课很快到了尾声,留下来还要继续深入教学的部分学生面前摆上了新的议题。
如何应用水泥更好的建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个人的力量总是微小的,好在她成功带出来了一部分走向未来发展的人。她固然能赶时间将各种东西的设计图绞尽脑汁都画出来,但它们适合未来,却不一定适合现在。技术的进步永远是基于需求存在,太过超前的设计只会成为空中楼阁,不如交给他们,用他们熟悉的方式总结经验,寻找里面的奥秘,以此来改变生活。
看过工坊,薛瑜踏着夜色回到行宫。
严格来说,她现在已经不算隆山行宫的人了。皇帝任命时就说过,她这个隆山宫令只管秋冬两季。但宫丞李麦还是和以前一样迎了出来,高兴得跳起来直喊,“宫令回来了!”
呼啦啦出来了不少人,像是总算盼到她回家了似的。
兵械坊的四个匠人倒是没有过来,简家查抄出来的庞大磷矿和特殊的磷使用方式,在对阵时引起了隔壁军营的注意,在这件事引来将作监派人研究之前,有前面几次经验在,他们尝到了创新的甜头,抢先把烟雾.弹和自燃火粉复制了出来,现在还带着人在试着再进一步。
不得不说,这出乎薛瑜的意料,但也是好的变化。
第147章 . 交流会 站在巨人肩膀上做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