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周芸家的劝过你多少次,你总是不听,仗着自己聪慧,便要内外兼管。允良怎会不恼你?那辛氏的事情,你,也不是没有错处。”
说起辛氏,卢敏直恨得咬牙切齿,又心惊胆战。
她现在善待孙弗孙蔓,就是怕往事重现,害到自己儿女。
老夫人见卢氏脸色有所缓和,继续道:“赶狗入穷巷,必遭反噬。我们为人处世,维护自身没错,但仗着身份,欺人太甚,那就大错特错。如今允良承袭了忠勇伯,又因你父亲的筹措周旋,得以在京任职吏部侍郎,但月满则亏,水满则盈的道理,你不是不知道。”
“还有,你切不可因此事在允良面前邀功自傲,从前你总是这般做,允良才次次恼了你。这个错,切不可再犯。”
老夫人见卢敏神情是听进去她的话了,继续道:“如今你儿女也大了,你若还是像以前那样,一旦在东京传出什么跋扈的名声,别的不说,宁姐的婚事首当其冲便要受影响。”
提到女儿婚事,卢氏心针扎一样。
她真心请教,“母亲,那你教教女儿,我应该怎么办?”
老夫人道:“首先你的脾气得改改,就如昨晚,什么点大的事,你就把允良给气去姨娘房间,最终吃亏的还是你自己。”
“其二,你嫂子是识大体的,她虽与你不睦,但断不会拿宁儿婚事作梗与你为难,世家大族,联姻本是互惠互利,我们自家人,更该报团取暖。有我在,谅她也不敢做出祸害宁儿之事。”
说到大嫂,卢氏心里直堵得慌,多年磕绊,她可放不下脸面去跟她赔罪。
她大吐了一口浊气,捧起茶碗,嘬了口茶,忽然想起自己此番回娘家的初衷。
她把昨天碰到宁新伯、定国公夫人和靖海侯太夫人的事说了一遍与母亲听,并把崔夫人特别喜爱孙希的事情也说给了老夫人。
老夫人思忖了一下道:“崔氏是小辈,我未曾深交。你嫂子倒与我说过几次他们家的事,靖海侯和宁新伯这两家,我却是知道些底细的。”
“这靖海侯是因军功封的,并非世袭而来。他原本只是江苏六合县一普通富户的庶子,名秦建忠。你昨天碰到的靖海侯太夫人,也只是那家的一个妾。听闻那家大夫人善妒,从小便打骂他们娘俩。”
“待秦建忠长大成人后,不愿再受此腌臜之气,屡试不第后便投笔从戎,累军功直至被封宁远侯。”
“偏本朝明文规定,庶子封侯,分封诰命也是嫡母奉诏,那秦建忠怎么肯?本朝重文轻武,那秦建忠根基又浅,自然被人抨击不守礼法,不敬嫡母,最后他当着众人面起誓:‘我秦建忠愿自我请命,去靖海关守关十年,只为亲母请封诰命。’”
“那靖海关历来便是不毛边远之地,少有功成名就将领愿意自请去守关的。圣上大为触动,文臣至此也无话可说,遂改封秦建忠为靖海侯,其亲母为正三品诰命,嫡母为正二品诰命。礼法宗祠上,始终还是那个嫡母高她亲母一头。”
“那嫡母现已辞世,但听闻她在世时,受着庶子的恩惠,还对靖海侯亲母颇为不敬,虽不敢打骂,但言辞间总带着鄙夷,在下人面前说她以卑贱奴婢之身,忝居高位。靖海侯气得携母另府别居,又被人参不敬嫡母,品行堪忧。她亲母为了儿子,还是搬了回去。那嫡母最近几年才过世,靖海侯亲母才过了几天安生日子。”
“怪道那崔夫人叫我千万别提什么嫡庶。那嫡母还真不是个东西。”卢氏虽看不惯小妾,为人倒还算正直,分得清是非。
“你我都是嫡出,又是正房大娘子,自然无法体会她的苦楚。靖海侯太夫人为人太过和善软弱,她为了儿子忍辱多年,这般品行,也是值得深交的。京中大半夫人,见过那嫡母嘴脸的,基本也都站她这边。”
“是的,我见那太夫人,也颇为和善可交。只是那宁新伯夫人和崔夫人又是何关系?”卢氏问道。
“宁新伯周氏原是崔夫人娘家那边的亲戚,崔夫人母亲也姓周,宁新伯夫人算是看着崔氏长大的,她又与她母亲亲厚,自然关系匪浅。”
“怪不得我见那崔夫人处处打趣比她年长的周夫人,周夫人也不生气,还很疼爱她。原来竟是这般因缘,那便说得通了。崔夫人说她母家族妹嫁入了靖海侯府,不知是哪房?”卢氏问道。
“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靖海侯嫡长子的媳妇。这些事你嫂子比我清楚。为了宁儿,你也该修复一下关系,我年纪大了,没那么多的精力陪你应酬。你嫂子不是得理不饶人的人,若不是你脾气大,她会恼了你?以后东京的宴会走动,有你嫂子带着,省了你多少事?怎么也比宁新伯夫人那些外人强。”卢老夫人语重心长的劝道。
卢氏咬牙:“母亲放心,靖海侯太夫人为了亲儿,这般受辱都能忍,为了我的孩子们,这点委屈算什么?”
卢老夫人见小女儿总算开了窍,大感欣慰:“这几个儿女,我最担心的便是你,你是我的老来女,从小全家溺爱,才惯得你如今这臭脾气。儿女债,也只好我自己偿。你嫂子那儿,我先去给你说项,自不会让你太受委屈。宁儿她也是从小看着长大的,必不会不管的。”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第29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
卢敏听得动容,潸然泪下:“母亲的苦心,女儿一直没有好好领受。便是申老太太的教诲,我作为儿媳,也没有很好的受用。所以这些年,才受了这么多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