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9页
    得知他们一个晚上就已经制定出了主攻文史科的策略,宋阮阮觉得非常明智。
    她先前对于妈妈陈美珍的考试计划也有这种想法,毕竟理工科想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系统地进行补习,难度太大了,还不如选文科。
    文科的数学会相对简单,而需要背诵的科目,她也早就整理好了笔记,能够帮助她事半功倍。
    知青们说,他们的数学基础太差,希望宋阮阮能帮他们补一补数学,为此,他们愿意每天给她开五块钱的工资,只需要每天给他们讲两个小时数学课就行。
    每天五块钱,两个月就是三百块钱,摊到每个知青头上都是十六七块。对于很多知青来说,这可能是拿出了近乎全部的积蓄,算是非常有诚意了。
    面对众人殷切地把她当做救命稻草的眼神,宋阮阮思考了一会儿,道:
    “以我和你们的关系,哪里需要给钱。我可以帮你们补习,你们定好时间,我到时候过去给你们讲课。”
    一方面是因为她本来就要给妈妈补习,教一个也是教,教一群也是教。每天两个小时,并不会耽误她太多时间,她每天的所有时间都可以自由支配,自己在整理笔记的过程中也已经复习得很扎实了,完全有能力做好这件事。
    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只有妈妈一人享受她的小灶,说不定容易遭人嫉妒,反而生出其他弊端来。
    而且他们若是能考上大学,将来她可以多出很多人脉。
    除此之外,她还有些其他考虑,不过这件事还需要跟江海商量一下才行。
    江海出去县城办事了,下午四五点就回来了,一回来,自然是首先就往宋阮阮屋里钻,手上还拿着用油纸包着的几串给糖葫芦。
    他最近发现宋阮阮还挺爱吃这种酸酸甜甜的东西,而且听说山楂吃了开胃,想着吃了这个或许能让她多吃点饭,他每次进城都要给她买几串。
    看着外头没人,他弯腰在她白嫩嫩的小脸上亲了一下:
    “阮阮,我回来了!”
    宋阮阮对他的腻歪已经习以为常,看着他放到她桌子上的糖葫芦,眉头皱皱的,娇声抱怨道:
    “又买糖葫芦,看着都牙酸了。”
    过犹不及。
    他上次给她买太多,一次性吃了三串后,现在一见到糖葫芦就觉得胃酸分泌得有点过于旺盛了。
    江海有点遗憾:
    “又不喜欢吃了?那我下次再打听打听还有没有别的好吃的零食。”
    “不用了,我又不是小朋友,哪里需要你每次回来都给我带零食。”
    宋阮阮本就对食物的兴致不高,如今物资贫乏,后世许多花样繁复的菜品小吃都没有,她也就彻底不追求这些了。
    反倒是江海,把她当小孩子哄,每次出去总琢磨着要给她带点好吃的。
    “对了,跟你商量个正事。”
    “好,你说。”
    “我之前不是做了些笔记么,我想让你去找个印刷厂,帮我印一百份,越快越好,最近几天就急着用。除此之外,最好还能再买一块黑板回来,还有粉笔之类的也多买一点。”
    这些事,对别人来说很难,但江海办法多,人脉也广,自然是能找到办法的。再说,实在不行,还能砸钱。
    江海见过宋阮阮的笔记,那是很厚的足足十本笔记。印出来基本上可以算作是一套书了。
    “怎么印这么多,要做什么?”他问这一句,纯粹是因为好奇。
    “送给要参加高考的人,顺便帮他们补补课。”
    江海对考试补课之类的也不懂,只嘱咐道:“你别累着自己就行。”
    便直接应下了这件事。
    宋阮阮见他应得干脆,站起身来,有点不满地看着他:
    “做这些事至少得上千块钱,你都不问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印一本的成本少说也要一块钱,一套十本就是十块,一百份就是一千。要是印刷厂再拗一下价格,甚至可能翻倍。
    有时候人在无条件宠爱自己的人面前,就会变得有些骄纵。
    宋阮阮最近在江海面前,是越来越放纵自己的脾气了。
    这事江海要是多问了几句,她肯定是不满意的,为她办事不痛快。但问都不问就花出去这么大一笔钱,她又觉得他过于大手大脚。
    江海顺势揽住她,柔声哄劝:
    “怎么又不开心了?行行行,那我问,阮阮为什么要这么做?”
    如此,宋阮阮也没脾气了,继续跟他说正事:
    “我是觉得,我们这一年赚了不少钱,担心招人眼红。以后万一有什么时局动荡,被人举报,问题就很严重了。所以,适当的时机回馈一下父老乡亲,也算是时刻心系乡邻,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关键时刻或许能起到保护伞的作用。”
    现在倒是已经不太流行打□□了。
    但她隐约有些印象,有些地方八十年代初期对生意人有很大争议,严重的甚至闹到了被抓去坐牢的地步。虽然后来上面及时纠正了这种思潮上的错误,把人都放出来了,但有些人被关的时间也长达一两年,在当时,对于个人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她不确定C省这么政策宽松开明的地方是否会发生这种事,但有备无患。
    就算最终发现是杞人忧天,也实实在在地帮助了这些正需要的学子们,不算白花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