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95页
    太子转身就走,“孤知道了。”
    太子直接去找庄先生。
    庄先生正在茶室里煮茶,看见太子进来连忙起身行礼。
    太子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直言道:“先生应该知道孤是为何而来的吧?”
    庄先生便叹了一口气道:“殿下脾气太急了。”
    太子有些烦躁道:“郭詹事误会了孤的意思,先生你也不知吗?孤……”
    “臣知道,”庄先生突然打断太子道:“臣知道陛下是父亲,您是儿子,此是一个儿子对父亲的担忧,殿下若是无动于衷,那才是大逆不道。”
    太子心气这才平和了一些。
    “但是殿下,您不仅是儿子,也是太子,”庄先生道:“臣想,陛下应该会更想您此时像一个太子多一些,因此就不能冲动行事了。”
    太子皱眉。
    庄先生笑着安抚他道:“陛下应该无事,不然随侍行宫的魏大人、李尚书不会一言也不传回来。”
    魏知和李尚书都是坚定的嫡长制度的维护者,当年太子荒唐成那样,李尚书都坚定的站在他这一边,而魏知虽然未参与进太子和恭王的争斗中,却一直很反对皇帝过于宠爱恭王,只要有机会就想掰直皇帝的态度。
    皇帝要是真的有事,这两位是一定会传信回京的。
    如果消息是假的,庄先生更倾向于这是对太子的一个考验。
    于是道:“殿下做好一国太子,一个儿子应该做的事就好。”
    一国太子和一个儿子此时最应该做的事是什么?
    一是保证京城的安定,保证京城朝廷的安定;二就是赶紧派心腹去行宫里问候皇帝,您是不是真的生病了,要不要儿子去侍疾呀,儿子担心啊……
    于是太子在庄先生的指点下写了一封饱含深情担忧的问候信去给皇帝。
    太子的信要比老谭太医晚一步到行宫。
    他的信送上长寿殿时,皇帝正坐在魏知的院子里看着老谭太医给魏知问诊。
    萧院正则领着周满和刘太医站在一旁看着。
    老谭太医年纪很大了,两三年不见,胡子都白完了,白得特别的均匀好看,但光泽很不错,脸色也红润,惹得满宝看了他好几下。
    老谭太医一手搭在魏知的脉上,一手则摸着胡子,眼睛微微闭着,但他五感灵敏,睁开眼来便扭头看向周满。
    满宝的目光被抓了个正着,便冲他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老谭太医微微一笑,收回视线去看魏大人的脸色,然后去看一旁皇帝的脸色,来回看了俩人半晌,他对魏大人道:“请魏大人张嘴,我看看舌苔。”
    魏知倒也配合,伸出舌头给他看。
    老谭太医问了一些问题,大致和周满一开始问的差不多,夜里几时睡的,醒来几次,是否难以入眠,平日的饮食怎么样,身上有哪里不舒服……
    这两天魏知没少回答这些问题,因为问得多了,他这两天便尤其留心,于是回答得也更准确和详细。
    老谭太医一一记下,心中便有数了。
    他收回手,和皇帝行礼后道:“陛下,魏大人的确病入骨血,差一步就病入膏肓了。”
    皇帝:……
    魏大人:……
    这话听着比周满说的还恐怖。
    第2634章 天才啊
    老谭太医坐在了医舍里和周满讨论治疗的方案。
    魏知的病就是需要养着的,但很显然,让他完全休息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各退一步了。
    对于如何温和的调养身体,老谭太医的经验是最丰富的,毕竟他以一己之力一直吊着殷或的命。
    满宝从他这里学习到了许多,一席话,胜读三年书啊。
    满宝最后做了不少笔记离开,还拿走了老谭太医开的三张方子,一张是汤剂,一张是蜜丸,还有一张则是药膳方子。
    老谭太医摸着胡子道:“不过,要我看这些都是次一等的手段,再好的药方都不及魏大人安稳的入眠两个时辰。”
    他道:“别小看了睡觉,伤的心神精力一般都要靠睡眠补回来,魏大人心神耗费大,偏又不能安眠,唉……”
    满宝就开始琢磨起安眠的方子来,不过这个不能用药了,以免和现在调养的药相冲,那边只能用香或药包……
    满宝思考起来。
    见周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老谭太医微微一笑,扶着桌子起身,转身走了出去。
    萧院正连忙跟在后面。
    他不是第一次来雍州行宫,以前也随侍过先帝和当今来过。
    他背着手走出院子,站在树下望着山腰下的宫殿微微一笑:“以前我们的医所只能建在下面,略在禁军之上,上面这些宫殿住所可轮不到我们太医院,三省六部,九寺三监,他们一部占了一处院子还尚且嫌弃不够呢,我们每日要问诊都得从下面一路爬上来,先给陛下和皇后看过,然后才给剩下的贵人们看。”
    萧院正微微一笑道:“老师,现在太医院和以前不一样了,陛下更信重我们。”
    “不止于此,”老谭太医道:“你很好,能将太医署从太常寺中分出,使其与九寺齐名,这是前人没做到的事。”
    得到自己师父的认可,萧院正很是兴奋。
    老谭太医道:“如今太医署中常留的学生有多少人?”
    萧院正道:“如今固定是六百人上下,每年都有结业送往各地方医署的学生,只是都还少,更多的还是得留在太医署中继续学习的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