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她和良华都商量好了,找陆桂枝借两、三百块钱先买台收音机,躺在床上听那木匣子唱戏,多余的钱给儿子攒着,多好哇~
哪知道陆桂枝一毛不拔,桃庄自此就恨上陆桂枝了。在她看来,陆家送你一个姑娘上大学,你就该回报陆家,给弟弟买台收音机怎么了?你没得儿子,将来养老送终还不得靠我们?现在这么抠,将来谁管你!
嫁进陆家之后,桃庄明里不敢反对婆婆徐云英的决定,但暗里却动起了歪心思。她霸着家里喂养的鸡、偷拿鸡窝里的蛋,不让他们送到县城里去。只要周末婆婆指挥良华去探望陆桂枝,她就嚷嚷着肚子痛、心口不舒服,拦着不让良华去。
这一来二去的,徐云英看穿了她的心眼,却也没有办法,只好委屈陆桂枝。上次让老三跑了趟县城,星华说大姐很好,还带回来一斤小米、两斤白糖,这让徐云英愈发地难过心疼。
陆桂枝一家四口到了村里,引来不少看热闹的人。
到了熟悉的农村,一向严肃的盛同裕也变得柔和了许多,他安静地站在妻女身边,对前来问候的人微微颔首。农村人淳朴,尊重读书人。盛同裕穿着深蓝色的中山装,戴着眼镜,上衣口袋还插着一支钢笔,一看就是个有学问的人。
有学问的高中老师对自己这么谦虚礼貌?村里人受宠若惊,不敢和盛老师说话,就转而夸起了陆桂枝。
“桂枝啊,你真是好命,嫁了个老师。也是个大学生哦,厉害厉害!”
“桂枝这养了两个,怎么还变好看了?气色真好!”
“还真是,这女人生孩子就是阎罗殿里走了一遭,肯定是盛老师照顾得好。”
听到地坪里村民的夸赞声不绝于耳,在里屋休息的桃庄心里有一团火在烧。她眼珠子一转,抱着儿子就走出了屋。
正是七月炎天,知了在地坪种下的苦楝树上扯着嗓子嘶鸣:“知——呀!知——哇!”暑热难耐,大家站在树荫下摇蒲扇。
远远看到一群人围着陆桂枝,杨桃庄用夸张的声音唤道:“哟~他大姑回来了,真是稀客呀。”
人群散开些,让出一条道来。
杨桃庄刚出月子,吃了徐云英辛苦养大的八只鸡,面色红润、体态丰盈,手里横抱着的陆家长孙也是肉嘟嘟的。
有人便开始夸:“云英婶子真是能干,把媳妇、孙子养得这么好。”
“桃庄你命好哦,有个好婆婆。”
“这小儿子长得好,敦实得很。”
听到这些赞美,杨桃庄心里平衡了许多。她笑眯眯地望向陆桂枝:“大姐,回家了怎么不进屋。你还没见过你侄儿吧?”
将手中只围了件红色兜兜护住前胸肚脐的婴儿送到陆桂枝面前,肥肥的大.腿之间那小壶嘴显得越发显眼。杨桃庄瞟了陆桂枝一眼,得意洋洋地说:“他大姑,你看你这侄儿长得好不好?还得谢谢你托人送来的红糖和芝麻呀。”
陆桂枝胸口一闷,努力挤出一个笑脸:“好好好!长得真好。”
杨桃庄看着她手中的盛子楚,笑容十分灿烂:“这是你家老二吧?又是个丫头?唉……丫头好啊,你们城里人不是讲究妇女能顶半边天?不像我们乡下,有了儿子就得发愁做屋子,难呐。”
想到婆婆看到自己生的是女儿时那拉长的脸,陆桂枝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第7章 生儿子2
盛同裕听桃庄说的话不中听,在桂枝胳膊上轻轻拍了拍,淡淡道:“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
杨桃庄嘿嘿一笑,将儿子抱在怀中,宛如抱着一个金元宝:“姐夫这话说的!知道的呢,你这是风格高,不知道呢,怕以为这是自我安慰呢。谁不想生儿子啊,传宗接代咧。女儿嘛,嫁了人就是泼出去的水,有什么用?”
盛同裕是个认真的人,他一字一顿地说:“我,从来,不觉得,儿子,好!”
旁边人看着气氛不对,都打圆场:“唉呀,各有各的好。走走走,吃酒席去。”人群簇拥着陆桂枝一家人向堂屋走去。
桃庄撇了撇嘴,对走过来的良华说:“大姐如果不是你们几个勒紧了裤腰带送去读书,哪里会有今天?你看这些人,现在只晓得拍大姐的马屁,根本就没人心疼良华你当年饿肚子。”
陆良华搔了搔脑袋:“大姐读书主要是爸妈吃了苦。”
桃庄气得把儿子往他身上一甩,点着良华的额头骂:“你呀你呀,如果你大姐没有读大学,说不定读大学的就是你了,知道不知道?”
良华慌忙抱起儿子:“唉哟,可不要摔坏了我儿子。”
桃庄眼睛一瞪:“反正我们陆家对你大姐恩重如山,她现在过得好了就得回报陆家,懂不懂?我这是心疼你呢,你这个傻子!”
吃完酒席,送走客人,嘈杂的陆家老屋终于安静了下来。
湘岳县农村酒席的第一道菜通常都是红糖糯米团子。将细细研磨的糯米粉做成团子,用水煮熟后装进碗里,浇上一勺红糖水,就是一道天然的美味。
盛子越吃了三个糯米团子还没够,又悄悄夹了三个藏在碗里,坐在主屋的小板凳上蘸着糖水吃得不亦乐乎。她还逗躺在摇窝里的盛子楚:“好吃!不给你吃。”
徐云英将陆桂枝拉到西屋,悄声问:“桂枝,你身体恢复怎么样?同裕会不会照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