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的风景大致相同, 只是越往里走,山梁上树叶变黄的越多。
“这座山叫老虎岭,再过一段时间, 山上树叶全变黄了, 深的浅的满山满野, 就象老虎的皮毛, 可好看了。”
林氏指着河对岸那道青黄交加的山梁告诉林伊。
走了差不多十来分钟,原本兴致昂扬的林伊就对眼前的美景失去了兴趣, 实在是一模一样,没啥变化啊。
她向林氏打听林奶奶的事, 小吴伊没有回过林家, 对林奶奶完全没有印象
林氏两眼流露出温柔的光, 在她看来,林奶奶是世上最好的奶奶, 哪哪都好, 又聪明又能干,家里家外一把好手,林氏缝补衣服的本事就是跟她学。
林伊却不敢苟同, 觉得林奶奶太包子了。
比如她告诉林氏家和万事兴, 后娘李氏既然是个好强的人,那就多让着她, 不要和她争辩,要和气对她,日子久了,李氏就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对,会慢慢改变。
林氏伤心林老头娶了李氏对自己不好,林奶奶说他现在负累重了, 难免顾不过来,要林氏多体谅他,就算林老头动手打她,也要忍住,不能抱怨,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总而言之,她不仅自己软弱可欺,还让林氏不要反抗,把林氏教成一个大包子,送到吴家受折磨。
但是从她发现吴家亲事有问题这点来看,她又是个有智慧的人,真是挺矛盾的,这让林伊对她很好奇,想早点看到这位老人。
说完了林奶奶,林伊又打听林老头那家人,回去了肯定要和他们打交道,必须了解清楚心中才有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林伊已经预感到了,和这家人的相处绝对不会愉快。
“现在他们家具体啥样我就不太清楚了,只是每次回去都说家里过得不好,日子苦得很,又怨我没有拿钱回去。”林氏话里带着苦涩。
就她知道的而言,李氏在村里名声不好,和村里好多媳妇大娘干过仗。林老头脑袋不清楚,一切都听她的,对林奶奶颇多嫌弃。
两个儿子,老大林大山,20岁,是个不吭声的,因为家里穷,去年才娶了个泼辣媳妇,和李氏不太对付。
老二林小山,18岁,比老大要活泛点,去年被人介绍到镇上一家铺子做伙计,还没娶亲。
他们 从小都是林氏在照顾,对林氏还算不错。
再就是村里的邻居,有几户人家和林氏关系很好,首先是她的堂伯一家,不过已经迁出了南山村。
然后是村长家,村长的儿子和林氏年纪差不多大,他的媳妇也是南山村人,几人以前经常在一起玩,关系还算不错。
这也是林氏回娘家落户的原因之一,她们回去了,不敢说村长家会特别照拂,至少不会为难,娘俩的日子会好过很多。
再有就是几个儿时的伙伴,大家感情很好,回去后也能有走动的人家。
林伊问起村里的情况,林氏以前只是泛泛地说了下村里日子勉强过得去,算不上太富裕。可是俗话说“靠山吃山”,有那么大一座山在那,光靠山货也能过得很好才对啊。
林氏叹口气,说村里的那座大山就叫南山,山上虽然植被茂盛,水源丰富,还有各种飞禽走兽,村里的人从大山里得到的资源却有限得很。
大家平时只在山腰以下活动,从来不敢往山腰上走。
因为山腰往上全是参天大树,终年不见天日,常有猛兽出没。
以前没有开出这么多耕地的时候,村民日子过得艰难,为了生活不得不往上走去打猎,虽然能得点猎物,却经常有伤亡发生。
后来随着耕地增多,大家勉强能吃饱饭,就不再愿意上山冒险,只在山脚下采点野菜山货,猎点小野物贴补生活。
现在除了日子实在过不下去的人家偶尔会上山打野物,南山村基本没有专门的猎人了。
而且山腰上有个叫鸳鸯坪的迷魂凼,只要不小心走进去了别想活着出来,历年来发生过不少村民误入再也没回来的悲剧。
曾经有几个本事大,不信邪的外乡人听说了这件事,专门组成了队伍到这里来,说要破了这个迷魂凼,结果进去了就没人再见过他们,应该是全折在里面了。
此事一出,大家更加害怕,更没人愿意靠近。
“咱们村里的田地虽然多可是地力却薄,产出根本不能跟吴家村比,在地里拼死拼活辛苦一年也就能把饭吃饱,再多的就不能够了。而且咱们村位置偏,离县城远,路也不好走,村里很多人连昌永县城都没去过,最远就到过安平镇,还有些人连村子都没有出过。”
自己算是走得远的了,还去过长丰县,林氏不由苦笑。
“虽然没办法跟吴家村比,不过还是过得下去,再往里走还有比我们村子更穷的地方呢,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
“我们村是杂姓人家,没那么齐心。”这也是南山村的一个特点。
“管它呢,反正我们到时候关起门来过日子,不去招惹谁,应该不用谁帮我们出头。”林伊觉得这样不错,没那么多条条款款束缚。
越往前,路越窄,坑坑洼洼,破破烂烂,两人经过都会踏起一片尘土,要是遇到雨天全成了烂泥浆,根本没法走。
这可不行啊,要 想富,先修路,要是有钱,一定得把路修好,林伊嘀咕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