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3页
    可是后悔也晚了。
    尤其是乌雅贵人封了德嫔,又入住永和宫后,宜嫔后悔得肠子都快断了。
    一个包衣奴才,封了嫔不说,还赐“德”字,入主正殿,自己抚养孩子。成为了后宫中,第一个抚养亲生儿子的人。
    如果不是她把她的儿子,送给了太后。后宫中,第一个抚养亲生儿子的人是自己。
    想儿子想的难受,好不容易熬到满月,去寿康宫里探望,前几次太后还热情,后来的脸色越来越冷淡。再后来,索性以身体不佳为由,闭门谢客。说的是她例外,她怎么好意思再天天去啊!
    还有当时生孩子的时候,贵妃想进产房,檀云当真拦了。理由是怕她看到贵妃分心,还说这话是她说的。
    后来听胡青儿私下里说,贵妃接生的手法比产婆们强很多。六阿哥就是她接生的,生的又快又顺,德嫔没咋受罪。
    德嫔比她晚生半个多月呢,恢复的比她还早。
    但后悔也没有用,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
    八月十五中秋节那天,太医诊出卫氏有了身孕。
    同月十九日夜,戴佳氏生了个阿哥。佟宝珠看着脚掌明显往里勾的右脚,对房内的产婆叮嘱道:“此事暂时不许说出去。本宫亲自去跟皇上说。”顿了一下,又威胁道:“谁说出去,后果你们自己想。”
    戴佳氏听到这话,知道是孩子有问题,当时就晕了过去。
    次日清早,康熙得到戴佳氏平安产子的消息后,给七阿哥赐名为胤佑,晋戴佳氏为庶妃。
    两日后,准备把七阿哥抱给惠嫔前夕。佟宝珠才对康熙道:“皇上,臣妾看着七阿哥的脚掌好像有点问题。不过,应该不影响走路。若是后期治疗得当,应该与常人无疑。”
    康熙看着七阿哥的右脚,半天没说话。什么应该不影响走路,治疗得当,与常人无疑。
    长大了,这只脚能不能用,还不好说。最好的情况,那也得是个瘸子。
    怎么不早说呢,早说当晚就对外说是生下来夭折了,送出宫外。秘密找户人家让别人养去,跟皇家没有任何关系。
    省得几百几千年后,史书里记录康熙皇帝的儿子是瘸子。
    皇上铁青着脸,半天不发话。
    佟宝珠有点害怕,害怕万一他有什么想法。毕竟现在孩子多,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她小心翼翼道:“皇上有没有听说一句古话,叫‘无傻不成村’。民间每个村里都有傻子。臣妾在书上看的,说傻子是村落的守护神。七阿哥或许就是上天派来守护阿哥们的。”
    那是草民,朕是天子,能相提并论吗?
    还有贵妃的心思!
    她是故意如此。有什么事当时不能跟他明说,两个人商量。非拖到现在,连城里的老百姓,都知道宫里添了七阿哥。
    手段也太强了啊!这么大的事,居然瞒得死死的。
    康熙稳了稳情绪,笑道:“贵妃说的有道理。朕考虑了,不给惠嫔养,惠嫔有大阿哥。还是给敬嫔养。”又解释,“敬嫔没孩子,能把七阿哥当成亲儿子对待。”
    听到这话,佟宝珠心里颤了颤。敬嫔到现在还没恢复绿头牌呢。皇上这是想……不想要七阿哥了?
    她缓了口气道:“臣妾听说久未生育的人家,养个孩子,就能生了。把七阿哥抱给七福晋抚养一段时间?兴许,过段时间他们自己能生了。”顿了一下,又说:“弟妹跟臣妾提过此事。臣妾觉得皇子放宫外养到底是不妥,一直没告诉皇上。”
    七阿哥在纯亲王那里安全,没人敢动手。万一有个好歹,那就是纯亲王的责任。皇上和太皇太后对这个弟弟,这个孙子,爱护着呢。再说,七福晋这个人也可靠。
    贵妃,你就给朕耍心眼吧。
    康熙盯着她的眼睛,看了片刻后,没带什么情绪地说:“行。就抱给他们养一段时间。永和宫里太挤了,把戴佳氏换到咸福宫。”
    咸福宫前殿,东配殿住的是敬嫔,西配殿住的是布贵人兆佳氏。戴佳氏过去,只能住后配殿。
    让一个刚生了儿子晋了位份的人搬到角落里住,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打入冷宫了。众人在背后,会怎么议论?孩子长大了,会怎么想?
    佟宝珠笑了笑道:“乾西五所都空着呢,要不让戴佳庶妃搬那里去住?”虽然没有东西六宫气派,但那是独立的院子,对外也能说,是皇上高抬了戴佳氏。
    康熙不想再跟她多说话,想找个地方去静静。淡声道:“行,就按贵妃说的安排。让她搬到二所或是四所,好好养身子,没事别出门。”
    佟宝珠生怕康熙改变主意,他刚离开,就着人去请七福晋。
    这段时间,七福晋经常来承乾宫。听说贵妃要见她,放下手里的活,换了头饰和衣服就入了宫。
    平日里的装扮花枝招展,入宫不合适嘛!
    两人在承乾宫的西次间里谈了半天话,七福晋出宫的时候,抱着七阿哥,后面跟着两名奶娘。
    太皇太后得到这个消息,立马着人传贵妃过来问究竟。
    佟宝珠十分意外似地说:“这是皇上交待的,说让七阿哥给七弟妹养几年。七弟妹若是能生,就把七阿哥抱回来。要是不能生,把七阿哥过继给七弟。皇上没告诉皇祖母吗?”
    太皇太后一听是皇帝决定的,没再说什么。夸赞了两句:“皇帝考虑得周全,待兄弟一片赤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