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太恋慕您,因为太喜欢您,所以才总是难以克制自己的相思之情——”
林漱容浅浅笑了笑,伸出手去,用指尖凌空描摹着明昙如画般精致的面容,语气尽是足以令人甘愿沉溺其中的温柔……
与危险。
“有些时候,”她含着笑道,“我也是真的……不愿让别人发现您的光芒,而是很想要将您独占起来啊,我的殿下。”
-
日子渐渐过去,当北风把冬日的第一片雪花送入京城时,《甘泽谣》的热度终于退了下去,转而由《戏说山海》的第二部 来接班。
虽然林漱容因为先前的事情,整颗心都像泡在陈醋里一样,很不情愿为明暶的话本作画——但在明昙软磨硬泡撒娇耍赖了整整两天后,她还是没能坚持住,在对方的猫猫凝视下忍气吞声地拿起了笔。
殿下那么可爱,谁能拒绝她的要求呢?
这可是连陛下都做不到的事情……她一个小小的臣女罢了,当然也做不到啦。
于是,几日后,明昙心满意足地领到了一张绘满山川沧海、奇草异兽的彩图,并把它与明暶誊抄好的终稿一起丢给周掌柜,吩咐后者按照印制《甘泽谣》的法子,同样将这部新书推出即可。
见明昙居然如此神通广大,连一向最为神秘的《戏说山海》的作者都能挖来,周掌柜差点热泪盈眶,办事也更加尽心尽力。
很快,新书甫一摆在书斋门口,便再次掀起了京中话本的风潮,且比之前更为势大——无他,只是因为《戏说山海》的
第一部 本就十分具有热度,哪怕仅有作者的名头,也会有人特意前来买账,当然会比《甘泽谣》更受欢迎。
而同样,在接连两本书籍的带动下,《折桂题抄》也依然在稳步发展。只要走近书院,甚至是国子监,一定能够看到有人正拿着最新一期的题刊研究,或是诵读背记,或是奋笔疾书,一派好学景象。
就连国子监的祭酒大人也曾看过上面的文章,还不禁发出感慨——
“真堪为‘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这句赞叹传扬出去后,便有更多的读书人心生好奇,前来顺安书斋购买题抄,然后一个接一个地为其中篇篇佳作的文采而拜服。
因此,不论是正经的科考辅导书,还是深受人民大众喜爱的话本闲书,全都尽数大卖。作为投资商的裕王在看到甜头后,则更加大方,一口气从江南抽调了不少板印工匠入京,非常有效地缓解了顺安书斋如今供不应求的压力,进帐也愈发可观。
捏着手里数了半天的银票,明昙不禁有种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幸福感,差点热泪盈眶。
终于有钱了!
脱贫致富近在眼前!
但无奈,她手头上还有编书这个耗钱的任务,且书斋的进帐也需给林漱容、明暶、裕王、翰林院诸位大人们足够的分利,还要给周掌柜他们结工资……
所以这么一算下来,真正能留在私库里的银钱并不很多,明昙依然处于赤贫阶段。
致富了,但没完全致富。
这就很难受。
“唔……昨天周掌柜传信来说,又有好多客人向他抱怨买不到书了。”
明昙翻过一页朝政模拟册,一边行云流水地写下四书文的首句开篇,一边分心二用,皱着眉同林漱容道:“从书斋的财务报告上来看,如今印书的人手已然足够,但每日的出售量却过于稳定了些,并没有显著增加……卿卿发现这个问题了么?”
“自然。”林漱容点了点头,“问题的源头,想必是出在宵禁之上。”
“对。就是宵禁。”
明昙面色微沉,眸中像是燃着火苗一般,紧紧盯住手下的模拟册,仿佛要生生把它盯出一个窟窿来才罢休。
“此前,明晖已经三番五次上奏父皇,打着‘遵照古制’、‘士农工商’的大旗,想尽方法提早宵禁,扼制京城各个商铺的发展。”她冷笑一声,“现如今,那些老古董们都站在他身后,奏折和下雪似的往天鸿殿里递……闹得京城甫刚天黑,街上就已经像是遭了什么匪徒般空无一人;不少只在夜里赚钱的商铺都被迫关门,坊集日也不得不取消,这得损失多少银两啊!”
听完明昙的抱怨,林漱容叹了口气,缓缓补充道:“商税有益于丰盈国库,改善百姓民生,同时还能促使中原与繁荣的江南加强往来,更有利于我天承国土的安定,种种裨益之处不胜枚举……因此,一味抑商的话,对于朝廷而言,其实也并非什么好事。”
“奈何总有人愚昧无知,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想不明白。”
明昙放下笔,烦躁地揉了揉额角,眸中飞快划过一道寒光。
“看来,不管是为了朝廷的国库,还是为了我自己的私库,”她冷哼一声,指尖在桌上轻叩了两下,语带锋锐道,“都要好好治一治明晖一党,休要让他们再胡作非为,碍着我天承朝富国强民!”
见她语气如此斩钉截铁,林漱容也不禁觉得心中一阵快意,抚掌笑道:“合该如此!——那么,不知殿下是想到了何种良策,能够在朝堂上说服众臣呢?”
一听到这个问题,明昙便眯起眼睛,“嘿嘿”怪笑两声,转过头看向侧旁的林漱容,伸出手,不怀好意地摸上了对方的脸颊。
“很简单,”她深深弯了弯唇角,展颜一笑,眼角眉梢尽是狡黠,“今晚……便让我到林府做一做客,和你秉烛夜谈一番,商议正事——不知大小姐意下如何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