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堂...”邹福故意说词拖沓,“还未至神都吧?”
王瑾晨大惊的瞪着眸子,“你怎么知道?”眼里对突然变得狡猾的人充满了恐慌与厌恶,“你们…”
“王舍人是个明白人,我家主人一心为了女儿,自然不会为难令堂。”邹福奸诈的笑道。
“李轻舟?”王瑾晨握紧拳头,“他是正三品的朝廷命官,进士及第的读书人,怎会做出如此苟且之事?”
“这还不是王舍人逼的吗?”邹福从袖子拿出一封书信,“主人的私印,王舍人应该看过吧,王舍人将三姑娘逼至如今地步还要始乱终弃,主人不采取些手段,又怎能让王舍人妥协呢?”
望着红印王瑾晨还是有些心疑,“疯了吗,挟持朝廷命官家眷,就不怕...”
“王舍人不会的,”邹福极为自信道,“因为王舍人还欠李家人情,这辈子都还不清。”
见王瑾晨满脸狐疑与不相信,邹福便再次上前,随后将手掌摊开,一只精致小巧的耳坠就静静躺在掌心之中。
王瑾晨拍着桌子大惊的覆起,“你们把我阿娘怎么了?”
“王舍人不要如此惊慌,也不要着急。”
王瑾晨突然想起昨夜的谈话【“我听闻令堂这阵会到神都来。”】思绪已经紊乱的人将这一切串联到了一起,阳刻私印印章印在宣纸之上刺目得很,还有熟悉的耳坠,“李轻舟笃定我不会,所以敢如此吗?”
“可以这样说。”邹福看着神色逐渐慌张的年轻官员,“王舍人以及冠之年位列五花判事,可谓是国朝第一人,但终究还是年轻了些。”
“我阿娘在哪儿?”
邹福躬身叉手,“等王舍人迎娶姑娘过门后,自然能与娘子团聚。”
第84章 开灯燃市
【“派去越州接应的家奴来信说未曾接到杨娘子,但是越州王家那边天授元年年尾时娘子确实动身赶来神都了。”】
天授二年春,正月十四,晨钟从皇城内传出,各市在阵阵鼓声中开张,骏马在洛阳城内铺满紧实细沙的街道上疾驰,门下省掌京城、皇城、官殿诸门开阖的城门郎奉钥先行开启京城诸门。
八百门仆在神都诸门内吹着冷风搓手取暖,城门开启后,各地商人与胡人纷纷涌入神都,为迎上元,酒楼茶肆的屋檐下换上了红纸灯笼,数千工匠与官吏云集应天成门城阙下搭建戏台,皇城前的天津街两侧皆是百官夹街搭建的棚子。
通事舍人怀揣着诏书登上应天城楼,放眼望去满城朱绿,琳琅满目,城阙底下围满了诸国使臣、胡商以及从海外来的遣唐使。
“大周天授二年,上元将至,立春之月,日在营室,和鸾雍雍,万福攸同,五凤朝阳,紫气东来...上元佳节,开灯燃市,天子与诸民同赏,特除神都洛阳宵禁三日,金吾不禁夜,城门不闭,往来自由。”
十四日当天,为防止不测,神都调动十六卫,城防的兵力比往常巡逻戍卫增了三倍。
冒着热气的面食铺子前挤满了服色各异的中原百姓与胡人,悬挂红灯笼的木柱下倒靠着一块黑漆木牌上面用金粉写着两个崭新的大字,“丝笼”
“丝笼!”站在路口吆喝的是个十来岁的少年。
旁侧还有卖糕点的小店,“食糕,新鲜出炉的食糕。”
“客官,您要的食糕来了。”香甜软糯的食糕被切块装盘端到了小方桌上。
几个青绿官员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听闻秋官尚书李轻舟的幼女要出嫁了,新郎是圣人跟前新进的凤阁舍人,新贵与宠臣联姻,阿兄在大内当差应当知晓吧?”
绿袍官员点点头,“李尚书昨儿便将请柬分发到诸位同僚家中了,昏礼定在明日日入,明日不仅有灯会,还能看到朝官大婚呢。”
“明日?”围坐的几人惊讶道,“才回京升迁没多久,大礼怎的如此匆忙,李尚书就不怕引人多想,觉得是他李家是趁人仕途正盛而攀亲,拉拢新贵吗?”
“嗨,二人本就定了婚约,且那李姑娘还随未婚夫走了一趟陇右,听说还因此落了恶疾,若是再拖延下去,恐怕新郎就要落个负心的骂名了。”
“听说新舍人是家中独子,出身琅琊王氏,居越州,”归京后王瑾晨的名声再次大震,几乎盖过了一年之内由青到紫进而拜相的傅游艺,“身为独子,这娶妻成家可是头等大事,不等父母来主持吗?”
“这个倒是不知晓,也许新贵人的双亲提前收到消息已经到了神都呢,咱们都是外人哪能知晓人家宅中的事。”
---------------------------------
李宅与王宅同在修文坊,一个在南一个在北,但是媒人来往的次数与送礼的规格未曾减去半分,王宅大门前的桃符才挂了半个月便被摘下换成了更为喜庆的门牌,长安与万年预备的上元灯笼也被贴上了红色的剪纸,原本空荡的房间里挂满了红色帐帘,书桌旁多了一张红木梳妆台,王瑾晨命家奴将书桌抬到了外房,将书柜也一并搬去了,外房除了多了一张书桌还挪来了一张睡榻。
李轻舟将请柬送往亲朋住所之后大婚的消息很快就像一阵狂风一样在短时间内席卷了整个洛阳城,死而复生的人一归京便将时局扭转,让臭名昭著的丘神勣坐罪伏诛,恶贯满盈的周兴获罪流放,同时也将自己与酷吏共事同流合污的骂名洗净,如浴火重生。
--